《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2025年第一次定稿会线上召开
2025年2月27日,《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在线上召开本年度第一次定稿会。
与会专家包括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辐射防护与核安全医学所孙全富总编辑,苏州大学放射医学与防护学院曹建平、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辐射医学研究所周平坤、复旦大学放射医学研究所卓维海、陆军军医大学全军复合伤研究所王军平、中国医学科学院放射医学研究所刘强5位副总编辑。其他编委和专家还有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放疗科王军、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放疗科康敏、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放疗科陆雪官、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放疗科吴昊、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放疗科门阔、上海交通大学附属胸科医院放疗科徐志勇、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放射科李真林、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放射科牛延涛、江苏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王进。
本次定稿会共审理去年12月以来39篇稿件,其中放射生物学13篇,放射治疗16篇,影像技术1篇,放射卫生9篇。
放射生物学稿件丰富,在所有稿件中占比达到1/3。专家对每篇稿件进行认真讨论和审理,发现的问题有:未使用同一组样本进行比较,使结果可信度不足;有些图的关键信息未做相关描述,降低可读性且不符合规范;实验中对动物的禁锢行为也会给实验动物带来情绪影响,文中没有相关讨论。专家对选题有创新的稿件予以肯定,特别是某些研究材料珍贵,提醒要补充伦理审查材料。一些实验深度不足,需补充机制研究。综述逻辑性欠佳,并且选题过窄则难以提炼相关内容。
本次放射治疗稿件审理中发现的共性问题是样本数不足,包括:试验设计样本数算法需补充,非劣效研究要求大样本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而稿件中病例数相对较少;另一研究除样本数不足外,随访时间短于总生存时间,使得总生存被高估,需继续随访,结果数据待完善;此外,认知评估方法单一,无法充分反映对认知的影响;部分稿件文献较旧,选题缺少新意;放疗后放射性肺炎发生率低,仅用7例数据去构建预测模型,科学性低。
影像技术稿件为综述,但是仅为文献内容简单罗列,缺少自己的总结,需要凝练。
针对放射卫生稿件中出现的问题,专家建议如下:样品直接影响评价结果,需要补充说明采样的代表性;现状调查建议用近两年数据,同时确保数据准确;题目要贴合内容,适当限定范围;利用报警仪作为测量工具不太恰当,测量点位需要描述清楚。
本次定稿会共退稿11篇,退稿率28.2%。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2025年第一次定稿会审定结果
报道领域
|
合计
|
退修
|
修后再审
|
退稿
|
放射生物学
|
13
|
7
|
3
|
3
|
放射治疗与放射物理
|
16
|
5
|
5
|
6
|
影像技术
|
1
|
0
|
1
|
0
|
放射卫生
|
9
|
4
|
3
|
2
|
合计
|
39
|
16
|
12
|
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