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智廷,曹国全,闻彩云,等.冠心病介入治疗中操作者站立区域不同高度的剂量监测与评价[J].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2013,33(4):436-437.,et al.[J].Chin J Radiol Med Prot,2013,33(4):436-437 |
冠心病介入治疗中操作者站立区域不同高度的剂量监测与评价 |
|
投稿时间:2012-12-08 |
DOI:10.3760/cma.j.issn.0254-5098.2013.04.029 |
中文关键词: |
英文关键词: |
基金项目: |
|
摘要点击次数: 4587 |
全文下载次数: 2817 |
中文摘要: |
冠心病的介入治疗,即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是20世纪80年代初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学科,是在X射线照射下应用导管技术,在冠状动脉的病变狭窄处通过球囊扩张或支架植入术,来增大管腔内径,从而改善血流灌注及心肌缺血状态。我国自1983年开始开展这一技术[1],现在每年有29万例以上的PCI病例[2]。本院自1996年开展此项手术至今,PCI病例已有6000多例,并且每年都以20%的比例增加。同时,由于病变复杂,操作时间延长,相应的操作者暴露于射线之下的时间和所受辐射剂量也越来越多。因此,操作者的辐射防护越来越受到重视。本研究旨在通过测量不同体位曝光时第一术者体表入射剂量分布情况,为操作者的剂量防护提供指导和帮助。 |
英文摘要: |
|
HTML 查看全文 查看/发表评论 下载PDF阅读器 |
关闭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