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明,曹建平,张学光.放射性肠损伤发病机制研究进展[J].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2012,32(4):439-443..[J].Chin J Radiol Med Prot,2012,32(4):439-443
放射性肠损伤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投稿时间:2011-09-20  
DOI:10.3760/cma.j.issn.0254-5098.2012.04.030
中文关键词:  
英文关键词:
基金项目:国防基础科研项目(B3820110002);教育部创新团队(IRT0849)
作者单位E-mail
李明 215123 苏州大学医学部放射医学与防护学院  
曹建平 215123 苏州大学医学部放射医学与防护学院  
张学光 医学生物技术研究所 xueguangzh@yahoo.com.cn 
摘要点击次数: 4148
全文下载次数: 2723
中文摘要:
      小肠属于自我更新迅速的组织,对电离辐射十分敏感。全身放射性损伤(如核爆炸和核事故发生时)以及腹盆腔局部肿瘤放疗等都可引起肠道结构和功能的损伤,但目前缺乏有效的防治手段。以往研究多关注电离辐射后肠道的形态学改变,对于其发病机制的研究尚不深入,这也是未找到有效治疗方法的主要原因。
英文摘要:
      
HTML  查看全文  查看/发表评论  下载PDF阅读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