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延涛,尉可道,王振常.鼻窦、眼眶和颞骨CT扫描的低辐射剂量研究现状[J].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2011,31(3):376-378..[J].Chin J Radiol Med Prot,2011,31(3):376-378 |
鼻窦、眼眶和颞骨CT扫描的低辐射剂量研究现状 |
|
投稿时间:2010-05-14 |
DOI:10.3760/cma.j.issn.0254-5098.2011.03.037 |
中文关键词: |
英文关键词: |
基金项目: |
|
摘要点击次数: 8380 |
全文下载次数: 4128 |
中文摘要: |
在临床实践中,颅面部的器官如鼻窦、眼眶和颞骨等部位的CT扫描日趋广泛。随着多排CT的迅速发展,探测器宽度加大、层厚变薄,与传统CT相比,影响辐射剂量的因素发生了变化。在鼻窦、眼眶和颞骨的扫描中,头部是对射线最敏感的器官,眼晶状体均会接受辐射,尤其是鼻窦和颞骨的扫描,眼晶状体会直接接受额外的辐射,而没有任何的诊断需要。因此眼晶状体的辐射防护引起了人们的重视。在这3种器官中,鼻窦具有良好对比的发育特点,也就具有辐射剂量降低的较大空间。此外,人体颅脑的直径在成人和儿童中存在很大差别,对颅面部器官应该设定特殊的扫描方案。故笔者就这3种器官CT扫描的低辐射剂量研究现状进行综述。 |
英文摘要: |
|
HTML 查看全文 查看/发表评论 下载PDF阅读器 |
关闭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