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嵘嵘,傅春玲,高芬芳,等.辐射致心血管损伤的流行病学研究现状[J].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2010,30(4):495-497.,et al.[J].Chin J Radiol Med Prot,2010,30(4):495-497 |
辐射致心血管损伤的流行病学研究现状 |
|
投稿时间:2009-06-25 |
DOI:10.3760/cma.j.issn.0254-5098.2010.04.036 |
中文关键词: |
英文关键词: |
基金项目:江苏省放射医学与防护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 (KJS0927) |
|
摘要点击次数: 4181 |
全文下载次数: 3148 |
中文摘要: |
在联合国原子辐射效应科学委员会(UNSCEAR)报告中辐射致癌是放射生物学领域所关心的主要远期效应之一。随着研究的深入,发现除恶性肿瘤外,以心血管疾病(cardiovascular disease,CVD)(ICD-10)为代表的非肿瘤死亡在日本原爆幸存者、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事故受害者、放射治疗和放射性从业人员等几个人群中显著增加[1-5]。近20年来,辐射致健康效应研究的重点之一是受照人群的非癌症危险估计。UNSCEAR 2006年报告和国际放射防护委员会(ICRP)103号出版物报道,1990年以来的研究显示受照射人群的非癌疾病,特别是CVD发病率和超额死亡增加,辐射作为CVD的病因已引起有关学者的高度重视[6-7]。笔者从大剂量和小剂量两方面对辐射致CVD的流行病学研究现状做一综述。 |
英文摘要: |
|
HTML 查看全文 查看/发表评论 下载PDF阅读器 |
关闭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