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钧康,蒋震,周剑影,等.放射性肝损伤早期效应实验研究——Kupffer细胞数量与功能评价[J].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2004,24(6):553-554.,et al.[J].Chin J Radiol Med Prot,2004,24(6):553-554
放射性肝损伤早期效应实验研究——Kupffer细胞数量与功能评价
投稿时间:2003-08-04  
DOI:
中文关键词:  
英文关键词:
基金项目:
作者单位
沈钧康 215004 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蒋震 215004 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周剑影 215004 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黄文才 215004 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赵培峰 215004 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张彩元 215004 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陆雪官 215004 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田野 215004 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摘要点击次数: 3379
全文下载次数: 2160
中文摘要:
      肝组织内的Kupffer细胞突起丰富而长,与肝脏血窦中的内皮细胞及狄氏间隙的星状细胞和肝细胞窦面有广泛接触。Kupffer细胞内含有丰富的氧化、水解酶类,可分泌多种细胞活性因子。通过旁分泌、自分泌机制与其他肝实质细胞间有着复杂的免疫生理调节,因此Kupffer细胞在肝脏损伤的病理生理改变中起着重要作用[1,2]。国内外相关文献指出,Kupffer细胞对放射线较肝细胞更为敏感,照射后早期即可出现超微结构病理改变及吞噬功能下调。
英文摘要:
      
HTML  查看全文  查看/发表评论  下载PDF阅读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