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宇邱,孙伟建,周平坤.放射增敏剂的作用机制及临床研究进展[J].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2004,24(3):292-294..[J].Chin J Radiol Med Prot,2004,24(3):292-294 |
放射增敏剂的作用机制及临床研究进展 |
|
投稿时间:2003-06-15 |
DOI: |
中文关键词: |
英文关键词: |
基金项目: |
|
摘要点击次数: 4205 |
全文下载次数: 3538 |
中文摘要: |
放射治疗是治疗恶性肿瘤的主要手段之一, 但是临床上多数肿瘤的放射治疗疗效较低, 因此如何增加肿瘤的放射敏感性一直是肿瘤放射治疗领域中受关注的问题。已有为数不多的放射增敏剂应用于临床或正在进行临床试验, 各种放射增敏剂的作用方式及效果各有差别, 本文作者从几个方面综述如下。一、放射增敏机制放射增敏剂的作用机制, 迄今还没有形成明确的论断, 根据各种文献报导, 基本上有以下几种理论。1增加放射的原发性损伤:电离辐射主要通过影响生物靶分子的结构和功能引起细胞损伤, 而DNA是放射损伤的基本靶分子。电离辐射可引起DNA单链或双链断裂、碱基的破坏或脱落等损伤, 其中双链断裂是最重要的致死性损伤。 |
英文摘要: |
|
HTML 查看全文 查看/发表评论 下载PDF阅读器 |
关闭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