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波.基因不稳定性在辐射致癌中的作用[J].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2003,23(6):474-476..[J].Chin J Radiol Med Prot,2003,23(6):474-476 |
基因不稳定性在辐射致癌中的作用 |
|
投稿时间:2002-12-21 |
DOI: |
中文关键词: |
英文关键词: |
基金项目: |
|
摘要点击次数: 3203 |
全文下载次数: 2007 |
中文摘要: |
癌症的发生是机体接受辐射照射后所产生的一个重要的生物学效应。它是一个经历了从正常到癌前病变、原位癌、浸润癌最终发展成为转移癌的多阶段、多步骤的动态过程。早在19世纪末,人们就已经发现辐射具有致癌作用。随着科技的进步,放射性核素广泛应用,辐射作为致癌的重要因素之一所引起的远期效应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有文献报道:辐射诱导基因组发生的不稳定性改变是多级致癌理论中的关键步骤,并且基因组完整性的丢失有可能是辐射致癌过程中的早期损伤。 |
英文摘要: |
|
HTML 查看全文 查看/发表评论 下载PDF阅读器 |
关闭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