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树铮.低剂量辐射兴奋效应发生机理若干问题的探讨[J].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2003,23(6):393-398..[J].Chin J Radiol Med Prot,2003,23(6):393-398 |
低剂量辐射兴奋效应发生机理若干问题的探讨 |
|
投稿时间:2003-03-03 |
DOI: |
中文关键词: |
英文关键词: |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8708553,8970455,39270207,39570188) |
|
摘要点击次数: 4887 |
全文下载次数: 3499 |
中文摘要: |
低剂量辐射生物效应的研究是放射医学与防护领域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早期关于低剂量辐射的研究,主要立足于寻找与损害有关的指标,企图发现可用于诊断“慢性放射损伤”的依据。1965年冬卫生部有关会议决定民用放射医学领域的研究将重点转向低剂量辐射生物效应以后,在相当长的时间内许多研究工作均属于这一类型。上世纪70年代后期在广东阳江天然辐射高本底地区人群健康调查中,观察到受照射剂量当量相当于对照地区3倍多的人群外周血T淋巴细胞的反应性升高(1979),随后又发现其DNA损伤修复能力增强,表现为程序外DNA合成(UDS)明显高于对照(1982)。 |
英文摘要: |
|
HTML 查看全文 查看/发表评论 下载PDF阅读器 |
关闭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