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津婴,章卫平,韩风来,等.骨髓型急性放射病人红细胞膜阴离子交换蛋白分布与功能变化[J].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2002,22(5):355-356.,et al.[J].Chin J Radiol Med Prot,2002,22(5):355-356
骨髓型急性放射病人红细胞膜阴离子交换蛋白分布与功能变化
投稿时间:2001-03-02  
DOI:
中文关键词:  
英文关键词:
基金项目:总后卫生部专项基金拨款资助项目(98M081)
作者单位
李津婴 200433 上海, 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血液科 
章卫平 200433 上海, 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血液科 
韩风来 200433 上海, 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血液科 
许燕群 200433 上海, 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血液科 
黄正霞 200433 上海, 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血液科 
龚胜蓝 200433 上海, 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血液科 
叶煦亭 第二军医大学电镜室 
胡小健 复旦大学生物物理系 
摘要点击次数: 3663
全文下载次数: 2558
中文摘要:
      骨髓型急性放射病(ARS)在急性期、恢复期及照射后6年期均显示红细胞膜阴离子交换蛋白(Anion exchanger,AE;band 3p rotein,带3蛋白)功能异常,以新生红细胞病变严重,阴离子转运速率明显延迟,对阴离子通透特异抑制剂DIDS抑制效应下降,揭示辐射可能损伤红细胞膜外侧带3蛋白的阴离子结合位点[1].本文作者观察了辐射对10年期ARS红细胞膜阴离子交换蛋白损伤的远后效应,分析ARS阴离子交换蛋白含量、分布与功能变化。
英文摘要:
      
HTML  查看全文  查看/发表评论  下载PDF阅读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