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青杰,陈德清,陈金娣.骨和牙釉电子自旋共振辐射剂量学研究进展[J].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2002,22(4):305-307..[J].Chin J Radiol Med Prot,2002,22(4):305-307 |
骨和牙釉电子自旋共振辐射剂量学研究进展 |
|
投稿时间:2001-08-13 |
DOI: |
中文关键词: |
英文关键词: |
基金项目: |
|
摘要点击次数: 3531 |
全文下载次数: 2422 |
中文摘要: |
早在60年代就有研究者将电子顺磁共振(ESR)用于广岛和长崎原爆幸存者的受照剂量估算,但开始应用在辐射事故剂量估算方面还是在80年代,因为在当时ESR方法提供了其他剂量学方法无法提供的剂量信息。在1982年9月2日,挪威Kejeller的研究所1名γ源操作者在没有任何屏蔽的情况下进入辐照区,受到钴源243TBq照射,照射时间和受照剂量不知,照射后13d死亡。当时操作者佩带的薄膜剂量计显示已超过了其测量范围。 |
英文摘要: |
|
HTML 查看全文 查看/发表评论 下载PDF阅读器 |
关闭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