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浙江省放射肿瘤学重点实验室, 杭州 310022;
3. 香港大学放射诊断学系, 香港特别行政区 999077;
4. 香港大学临床肿瘤学系, 香港特别行政区 999077;
5. 诺斯威尔健康中心, 新海德公园 11040, 纽约州, 美国;
6. 香港特别行政区卫生署放射卫生科, 香港特别行政区 999077;
7. 浙江省肿瘤医院预防保健部, 中国科学院杭州医学研究所, 杭州 310022;
8. 浙江省肿瘤医院宣传统战部 中国科学院杭州医学研究所, 杭州 310022
2. Zhejiang Key Laboratory of Radiation Oncology, Hangzhou 310022, China;
3. Department of Diagnostic Radiology, Th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Hong Kong 999077, China;
4. Department of Clinical Oncology, Th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Hong Kong 999077, China;
5. Northwell Health, New Hyde Park, New York 11040, USA;
6. Radiation Health Division, Department of Health, Government of the Hong Kong Special Administrative Region, Hong Kong 999077, China;
7. Department of Preventive Health, Zhejiang Cancer Hospital, Hangzhou Institute of Medicine (HIM),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Hangzhou 310022, China;
8. Department of Communication, Zhejiang Cancer Hospital, Hangzhou Institute of Medicine (HIM),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Hangzhou 310022, China
辐射泛指能量以波或粒子的形式在空间或物质介质中的发射或传输。辐射又称为放射,两者意义相同,根据中文语言习惯在不同场合中交替使用。目前,辐射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医疗、食品、采矿、考古、科研等领域[1]。一直以来,如何安全合理地使用辐射,将受益最大化的同时将危险最小化,即所谓的ALARA原则(as low as reasonably achievable, ALARA),是一个引人关注的重要问题[2]。
保健物理学(Health Physics)一词最早可以追溯到1942年美国政府在芝加哥大学执行钚计划(Plutonium Project)时成立的保健部(Health Division)中的保健物理组(Health Physics Sections)[3-4]。当时该机构的职责是定性和定量测量不同区域以及个人所受到的辐射,并确保其在安全范围之内。
事实上,保健物理学与放射卫生学、辐射防护学互为同义词,是一门研究如何安全地使用电离和非电离辐射,从而防止辐射对个人、群体和生物圈造成损害的科学。保健物理学主要涉及的工作范畴与研究内容包括但不限于各类辐射的测量(例如电离辐射生物效应研究、放射性物质在环境中的动态行为及安全评价研究、不同类型辐射和放射性物质的物理测量、建立辐射与生物损伤之间的定量关系)、辐射防护的技术(例如辐射防护方法和设备的推荐、辐射照射监测评价与防护研究、设计辐射安全的设备工艺和环境、辐射防护的评价、其他与全民有关的防护问题)以及辐射防护的监管(例如核工业放射防护和放射性废物的治理研究、放射防护体系及放射防护标准及法规的研究、辐射防护标准的确定,特别是实际工作时的防护标准的确定、事故预防和处理的监督、辐射防护的规程与制度,以及与辐射防护有关的管理问题)[5]。而保健物理师(health physicist,又称为保健物理学家)则是专门从事上述领域的物理学专家。
目前,美国拥有较为完善的保健物理学教育体系以及保健物理师认证制度与执业规范,在包括核设施、放射医学机构等辐射应用机构均配有专职的辐射安全负责人(radiation safety officer, RSO),该职位往往由认证保健物理师(certified health physicist)担任,专注于辐射安全与防护。相比之下,我国的相关机构虽然也配有辐射安全人员,但关于保健物理/辐射防护的教育、认证与执业体系却仍有进一步完善的空间。随着全国各地质子重离子治疗技术的兴起以及硼中子俘获治疗技术的发展,辐射防护工作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如何进一步完善整个辐射防护体系的建设也变成一个亟待解决的实际问题。本研究旨在深入分析中美在辐射防护教育培训和认证体系方面的差异,从而识别中国在培养保健物理学人才过程中存在的空白和缺陷,为进一步完善我国的保健物理学科体系建设,从而更科学、安全地应用辐射技术提出意见和建议。
一、美国保健物理学的教育、认证以及医疗机构保健物理师的配置情况美国的保健物理学科体系早在20世纪中期已逐步建立[6]。目前,从高等教育到认证均呈现出较为完整清晰的脉络。在学历教育方面,截至2020年12月,美国共有29所高校提供53个保健物理学相关的本科及以上课程,其中本科课程占32%(17个),硕士课程占40%(21个),博士课程占28%(15个)[7]。此外,华盛顿州立大学(Washington State University)还提供辐射防护的证书课程(Graduate Certificate)。
对于美国保健物理领域从业者来说,与其息息相关的三大组织是美国保健物理学会(Health Physics Society, HPS,https://hps.org)、美国保健物理委员会(American Board of Health Physics, ABHP)和美国保健物理学院(American Academy of Health Physics, AAHP,https://www.aahp-abhp.org)。三者相辅相成,紧密合作,共同构成美国保健物理学的基石。
HPS是美国首个专注于辐射防护的组织,其成立于1956年,隶属于国际辐射防护协会(International Radiation Protection Association, IRPA)[8-9]。HPS的使命是将辐射安全的科学与实践最佳化,同时致力于促进会员职业发展以及确保其成为辐射安全专业知识的可靠来源[10]。截至2023年9月,HPS拥有近3 000名会员,主要任职于美国及其属地(94.47%)和加拿大(2.49%)[11]。
成立初期,HPS就组织了专业的委员会来调研保健物理学认证制度的必要性。在HPS的不断促进下,ABHP于1959年正式建立[12]。ABHP是一个主导美国保健物理师认证的专业机构,主要职能包括制定认证标准、组织认证考试与颁发认证证书。认证考试分为两部分,原则上具有相关专业本科及以上学历的人士满足相应学业或工作经验的条件后即可参加第一部分考试。而第二部分考试则需要6年及以上相关工作经验(ABHP对于申请者的具体的工作内容有明确要求),而相关专业的硕士/博士学位则分别可抵扣1年/2年工作经验[13]。通过考试即可成为认证保健物理师(Certified Health Physicist, CHP)。虽然该认证并非执业许可证,也不代表通过考试者具备从事保健物理学的任何法律资格,但是保健物理师经认证后证明已具备相关的专业水平,在行业内亦广受尊重,通常也享有更优渥的薪资待遇。
AAHP则是一个保健物理学领域的专业性组织,为全世界从事保健物理相关的人士提供各类资源。AAHP同时肩负着推动保健物理学发展、推广最佳的保健物理学实践、建立学术联系、强化认证标准、建立合作共赢和捍卫保健物理从业者权益六大使命。AAHP和ABHP联系紧密,经ABHP认证的保健物理师自动成为AAHP的正式会员(Plenary Member),而只通过ABHP第一部分考试的保健物理师则成为AAHP的准会员(Associate Member),两者统称会员(Member)。截至2024年10月,AAHP共有1 142位会员[14]。
美国保健物理师的从业领域一般包括核电厂、加速器、核反应堆,以及涉及放射诊疗的医学机构和涉及环保的环境辐射监测等,此外还包括与辐射安全相关的职业教育、监管与执行。一份2022年美国保健物理行业劳动力的报告显示,目前美国大约有3 200~7 000名保健物理学从业者(具体数字取决于对保健物理师的定义)[15]。值得一提的是,随着保健物理师趋于饱和,当前美国医疗或其他机构更倾向于招募至少通过ABHP第一部分认证考试的保健物理师。对于应届生而言,除具有保健物理或极相近专业的硕士学位的人士可直接申请该考试(无须工作经验)外,其他人士则根据其背景至少需要1~2年的从业经验才具备参加考试的资格,然而要顺利进入该行业却往往又需要取得考试的认证。此举大大提高了行业准入门槛,从而保证了从业者具备足够的专业素养。
医学保健物理师是保健物理师的一个分支,主要致力于医疗辐射(主要是放射诊断、放射治疗和核医学)的防护,其同时隶属于医学物理师(图 1)[16]。美国联邦法规定提供放射诊疗服务的医学机构必须设有RSO,其为在教育、培训与工作经验方面满足特定要求的专业人士(例如由ABHP认证的CHP)[17-18]。RSO的主要职责是在使用电离和非电离辐射进行疾病的诊断、治疗或舒缓过程中,对人类(职工、患者和公众人员)健康以及对外部环境的评估与保护。主要工作内容包括辐射屏蔽设施的设计与验收、核素治疗病人的留置与防护、放射事故(例如放射性物质的泄漏)的预防与处置、辐射测量仪器/个人辐射防护设备(例如GM计数器、热释光剂量计、个人剂量仪、铅衣、铅围裙)的保养与校正、放射性物质的验收、运输、保管与丢弃等,另外还包括组织职工辐射防护培训与考试、对患者和公众作有关法律法规宣教等其他内容。
![]() |
注:两者交集即为医学保健物理师(紫红色),是致力于医疗辐射防护的专家 图 1 保健物理师(蓝色)与医学物理师(红色)的从业内容示意图 Figure 1 Schematic diagram showing the employment of health physicists (blue) and medical physicists (red) |
二、我国辐射防护学科高等教育、学术组织、认证体系以及在医疗机构中的实践情况
保健物理学的概念及从业人员早在20世纪50年代已在我国港台地区出现。以中国香港为例,回归前港英政府在政策层面上,于1957年颁布《辐射条例(香港法例第303章)》,主要作用是监管使用放射物质和辐照仪器,对辐射工作人员的保护及其工作场所设备的要求等。条例的执行由卫生署放射卫生科(旧称放射卫生部)的物理学家(其语义等同于保健物理师)负责[19-20]。在资格认证方面,香港医学物理学会(Hong Kong Association of Medical Physics, HKAMP)于2006年开始认证的四类医学物理学家中就包含保健物理子类,认证后的医学保健物理学家一般任职于公立医院,专注于医用辐射安全与防护[21-22]。但目前卫生署放射卫生科的物理学家无须参与认证,这至少部分归因于从业人员人数较少及全部都在政府部门工作,而公务员执法是获得法律赋予的权力而不需要任何专业资格认证,故推行认证制度颇为艰难。在学术组织方面,1996年成立的香港辐射防护学会(Hong Kong Radiation Protection Society, HKRPS,http://hkrps.org/aboutus.html)致力于辐射防护方面的学术交流与科普活动。除此之外,还有香港核学会(Hong Kong Nuclear Society,HKNS,https://www.hkns.hk/home.html),主要针对核电厂安全操作及危机应对方面,但较少涉及辐射防护的其他范畴。在中国台湾地区,HPS于2004年在当地设立分支机构,称为美洲保健物理学会台湾总会(Health Physics Society–Taiwan Chapter, HPS-TW,https://www.hps-tw.org.tw/zh/)。
在中国内地(大陆),一方面,由于翻译规则与语言习惯等原因,大多数从业者对保健物理学一词仍较为陌生。事实上,辐射防护学科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并在建国后经历了长足的发展[23-24],早在1963年,潘自强院士的论文《保健物理概论》就已经将“保健物理”一词引入我国[25]。而另一方面,由于历史原因,该学科在学历教育、学术组织、认证体系以及执业与实践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完善空间。
在学历教育方面,国内高校开设的辐射防护与核安全类本科专业与美国高校开设的保健物理类本科专业在课程设置方面较为相似(表 1)。但考虑到我国人口基数是美国的4倍多,开设相关专业的数量仍旧偏少[7]。
![]() |
表 1 4所中美的代表性高校开设的辐射防护/保健物理类本科课程对比 Table 1 Comparison of undergraduate courses for radiation protection/health physics of four representative institutes in China and the U.S. |
在学术组织方面,目前我国非营利社会团体中与美国HPS较为接近的是中国辐射防护学会(http://www.csrp.org.cn),主要负责开展辐射防护及相关学科的学术交流活动,促进辐射防护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学会旗下期刊《辐射防护》与HPS的《保健物理(Health Physics)》相若。
在考试与认证方面,《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许可管理办法》要求从事辐射工作的人员必须通过辐射安全和防护专业知识及相关法律法规的培训和考核[30];而《关于规范核技术利用领域辐射安全关键岗位从业人员管理的通知》则要求新申领辐射安全许可证单位的辐射安全关键岗位在取证前必须由注册核安全工程师担任[31]。值得一提的是,注册核安全工程师考试于2024年实行了新的考试制度,细分核工程与核技术两个方向,并对后续核安全工程师的注册执业范围有了明确要求。上述考试与考核虽然与美国完整的认证体系尚存一定差距,但仍对从业者的专业水平与知识技能进行了一个基本但必不可少的把控。
在辐射防护的执业与实践方面,《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许可管理办法》规定使用不同类别放射装置的单位需要配备相应人员(以下称为辐射防护负责人)专职负责辐射安全与环境保护管理工作[30]。辐射防护负责人在辐射类项目的建设设计、辐射防护评价、验收和日常运行的流程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在设计阶段,辐射防护负责人需要协助设计院的设计师来理清辐射源项、计算防护屏蔽、布局辐射场所和防护设施等。同时,在辐射装置正式运行前,辐射防护负责人需要制定相应的辐射管理制度、应急措施、监测计划并配备相应的防护用品。在辐射装置正式运行后,辐射防护负责人需要定期安排放射工作人员进行放射防护培训、职业健康检查、个人剂量监测,并做好档案管理,积极开展放射防护应急演练,提高突发情况的处置能力,保障放射工作人员和公众的职业健康与安全[32]。由此可见,辐射防护负责人的角色与美国的RSO较为接近,最大不同之处在于辐射防护负责人无须主导辐射防护的设计。该设计一般由具有资质的设计院完成,设计完成后由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进行卫生部门的职业病危害预评价,具有环境评估工程师的第三方公司同步进行环境影响评价。项目在竣工验收前,由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进行卫生部门的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由具有环境评估工程师的第三方公司完成环评验收。验收由具有资质的另一第三方验收。而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的资质,一般由国务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或者设区的市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按照职责分工给予认可[33]。
三、美国保健物理学体系对我国的启示与借鉴在全球范围内,辐射防护作为一项重要的公共卫生措施,对保障公众健康和安全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中国内地(大陆)在辐射防护领域的学历教育目前面临着专业数量不足的挑战。据统计,与国际上成熟的辐射防护教育体系相比,中国内地(大陆)开设的相关专业和学位课程的高校仅有9所,这一现状可能部分源于我国核事业起步较晚的历史背景。在核事业以及放射医学蓬勃发展的今天,迫切需要增加本科、硕士和博士层次的专业设置,以培养高素质的辐射安全领域人才。在此基础上,针对医疗辐射防护的专业细分和针对性培训也显得尤为重要。
在认证制度方面,虽然我国内地(大陆)尚未建立保健物理学的认证制度,相关领域从业者也难以满足ABHP认证考试的学历和工作经验要求,但美国保健物理师认证体系可以提供诸多有益的启示与值得借鉴的地方。例如,中国辐射防护学会可以借鉴美国的经验,在认证考试的组织、命题以及对申请者资质的审核等方面发挥积极的主导作用,逐步建立起一套适合我国国情的完整的保健物理师认证体系。与此同时,应积极开展相关学术领域的持续教育活动,并将学分与认证状态挂钩(例如规定认证保健物理师每年须获取一定学分后才能维持自身的认证状态)。而适当提高认证保健物理师的薪资待遇,可以有效促进辐射防护专业人员参加认证考试的积极性。
在实践层面上,目前《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许可管理办法》对辐射防护负责人虽有学历要求,但无所学专业以及工作经验要求。一旦上述认证体系建立,相关单位就能够适当提高辐射防护负责人的准入门槛,聘用专业对口、经考试认证并具有相关经验的人士担任,做到有证可循,有法可依,相关责任得以明确。与此同时,可以着力解决放射专业技术人才引进、招聘及培训提高问题,并逐步优化放射工作人员结构,有望切实提高放射工作诊疗水平和防护状况。
在上述基础上,可以适当注重医疗机构辐射安全管理人才的培养力度。辐射安全与防护需要综合采取多种防护措施,要求管理人员具备较强的专业和管理知识。医疗机构应进一步重视人才的培养,制定系统的辐射安全管理人才的培养计划,遴选专业型管理人才,鼓励其积极参加继续教育,增加辐射安全防护方面的知识和掌握政府相关监督部门的政策变化,多与兄弟机构进行交流和学习辐射安全的管理经验,取长补短,互相促进,同时关注国外先进的辐射安全防护和安全文化管理理念,进一步提高辐射安全的知识和文化水平,增进协调和管理能力。
综上所述,尽管保健物理学在我国尚未广泛普及,但是辐射防护工作早已开展且卓有成效。建立考试与认证制度不仅可行,而且在未来具有较高的可操作性。通过设定具体的时间表,明确预期成果和具体实施计划,通过教育、认证和实践的综合努力,进一步完善我国保健物理/辐射防护学科质量体系。这将有利于在最大限度利用辐射的情况下,将辐射带来的潜在风险降至最低,最终造福于广大民众。
利益冲突 所有作者均声明不存在利益冲突
志谢 感谢妙佑医疗国际(Mayo clinic)医学保健物理师Kelly Classic、麦吉尔大学在读医学物理学博士边静怡、昆山杜克大学在读医学物理学硕士王梓静对本文信息获取过程中的大力支持
作者贡献声明 吴文捷负责构思论文、查阅文献、撰写论文;王萧桐、薛波、黄律、潘昭邦、倪玥、阮丹浓负责查阅文献、修改论文;胡宝文负责修改论文、指导撰写;单国平负责指导论文构思和写作
[1] |
Kudo H. Radiation applications[M]. Singapore: Springer, 2018.
|
[2] |
Yeung A. The'As Low as Reasonably Achievable'(ALARA) principle: a brief historical overview and a bibliometric analysis of the most cited publications[J]. Radioprotection, 2019, 54(2): 103-109. DOI:10.1051/radiopro/2019016 |
[3] |
泊洋. 保健物理的含义和内容[J]. 辐射防护, 1979, 2(1): 78-79. Bo Y. The connotation and content of health physics[J]. Radiat Prot, 1979, 2(1): 78-79. |
[4] |
Stone RS. Health protection activities of the plutonium project[J]. Proc Am Philos Soc, 1946, 90(1): 11-19. |
[5] |
Johnson TE. Introduction to Health Physics[M]. New York: McGraw Hill Education, 2017.
|
[6] |
Bushong SC. History of standards, certification, and licensure in medical health physics[J]. Health Phys, 1995, 69(5): 824-836. DOI:10.1097/00004032-199511000-00013 |
[7] |
Health Physics Society. Academic education program institution information[EB/OL]. [2024-10-22]. https://hps.org/academiceducation/documents/academic_program_institution_information.pdf.
|
[8] |
Kathren RL, Tarr NE. The origins of the Health Physics Society[J]. Health Phys, 1974, 27(5): 419-428. DOI:10.1097/00004032-197411000-00001 |
[9] |
Health Physics Society. Health Physics Society: An Affiliate of the International Radiation Protection Association (IRPA) prospectus[J]. Health Phys, 2004, 87(4): 449. DOI:10.1097/00004032-200410000-00015 |
[10] |
Health Physics Society. Mission and vision[EB/OL]. [2024-10-22]. https://hps.org/aboutthesociety/historyandmission/mission.html.
|
[11] |
Health Physics Society. Membership demographics by specialties and employment[EB/OL]. [2024-10-22]. https://hps.org/aboutthesociety/demographics.html.
|
[12] |
Moeller DW. History of the American Board of Health Physics[J]. Am J Public Health, 1972, 62(2): 247-251. DOI:10.2105/AJPH.62.2.247 |
[13] |
American Board of Health Physics. Prospectus for the American Board of Health Physics 2023[EB/OL]. [2024-10-22]. https://www.aahp-abhp.org/wp-content/uploads/2023/10/ABHP-Prospectus-2024.pdf.
|
[14] |
American Board of Health Physics. Membership list[EB/OL]. [2024-10-22]. https://www.aahp-abhp.org/membership/membership-list.
|
[15] |
Noska MA, Borrás C, Holahan EV, et al. Health physics workforce in the United States[J]. J Appl Clin Med Phys, 2022, 23(Suppl 1): e13757. DOI:10.1002/acm2.13757 |
[16] |
Vetter RJ. Medical health physics: a review[J]. Health Phys, 2004, 86(5): 445-456. DOI:10.1097/00004032-200405000-00001 |
[17] |
Code of Federal Regulations. 10 CFR Part 35 Subpart B (up to date as of 2/14/2024) General Administrative Requirements[EB/OL]. [2024-10-22]. https://www.ecfr.gov/current/title-10/chapter-Ⅰ/part-35/subpart-B.
|
[18] |
American Association of Physicists in Medicine. Radiation safety officer qualifications for medical facilities[EB/OL]. [2024-10-22]. https://www.acr.org/-/media/ACR/Files/Radiology-Safety/Radiation-Safety/Radiation-Safety-Officer-Qualifications.pdf.
|
[19] |
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卫生署. 放射卫生科[EB/OL]. [2024-10-22]. https://www.dh.gov.hk/chs/main/main_rh/main_rh.html. Department of Health, The Government of the Hong Kong Special Administrative Region. Radiation health division[EB/OL]. [2024-10-22]. https://www.dh.gov.hk/english/main/main_rh/main_rh.html. |
[20] |
衞生署放射衞生科. 安全處理放射性遞運貨品[EB/OL]. [2024-10-22]. https://www.rhd.gov.hk/tc/pdf/Pub2_chinese.pdf. Radiation Health Division, Department of Health. Safe handling of radioactive consignments[EB/OL]. [2024-10-22]. https://www.rhd.gov.hk/en/pdf/Pub2_english.pdf. |
[21] |
The Hong Kong Association of Medical Physics. List of Certified Members[EB/OL]. [2024-10-22]. https://www.hkamp.org/main/index.php/members-menu/certified-members.
|
[22] |
The Hong Kong Association of Medical Physics. Health Physics[EB/OL]. [2024-10-22]. https://www.hkamp.org/main/index.php/medical-physics/health-physics.
|
[23] |
白光. 关于保健物理: 点滴回顾与思考(上)[J].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2014, 34(9): 641-646. Bai G. About health physics: review and reflection (Ⅰ)[J]. Chin J Radiat Med Prot, 2014, 34(9): 641-646. DOI:10.3760/cma.j.issn.0254-5098.2014.09.001 |
[24] |
白光. 关于保健物理: 点滴回顾与思考(下)[J].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2014, 34(10): 721-724. Bai G. About health physics: review and reflection (Ⅱ)[J]. Chin J Radiat Med Prot, 2014, 34(10): 721-724. DOI:10.3760/cma.j.issn.0254-5098.2014.10.001 |
[25] |
潘自强. 保健物理概论[J]. 原子能科学技术, 1963, 4: 270-285. Pan ZQ. Introduction to health physics[J]. Atom Energy Sci Technol, 1963, 4: 270-285. |
[26] |
兰州大学. 兰州大学核工程与核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2023版)(2023-08-03)[EB/OL]. [2024-10-22]. https://snst.lzu.edu.cn/snstnew/upload/files/20230803/d1821eb612f44780b8efb4a67f495043.pdf. Lanzhou University. Training schedule for professionals majored in nuclear engineering and nuclear technology at Lanzhou University (2023 version)[EB/OL]. (2023-08-03)[2024-10-22]. https://snst.lzu.edu.cn/snstnew/upload/files/20230803/d1821eb612f44780b8efb4a67f495043.pdf. |
[27]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材料科学与技术学院辐射防护与核安全专业培养方案[EB/OL]. (2022-06-25)[2024-10-22]. https://msc.nuaa.edu.cn/2023/1015/c9768a321893/page.htm. Nanjing University of Aeronautics and Astronautics. Training schedule for the program of radiation protection and nuclear safety at College of material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Nanjing University of Aeronautics and Astronautics[EB/OL]. (2022-06-25)[2024-10-22]. https://msc.nuaa.edu.cn/2023/1015/c9768a321893/page.htm. |
[28] |
College of Engineering University of Michigan. Nuclear engineering and radiological sciences courses (NERS)[EB/OL]. [2024-10-22]. https://bulletin.engin.umich.edu/courses/ners/#post-230.
|
[29] |
Office of the Registrar Purdue University. Radiological Health Sciences-Health Physics, BS[EB/OL]. [2024-10-22]. https://catalog.purdue.edu/preview_program.php?catoid=15&poid=22952.
|
[30] |
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 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许可管理办法[EB/OL]. (2006-01-18)[2024-10-22]. https://www.mee.gov.cn/gzk/gz/202112/t20211214_964123.shtml. Ministry of Ecology and Environment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Measures for the administration of radioisotope and ray device safety permits[EB/OL]. (2006-01-18)[2024-10-22]. https://www.mee.gov.cn/gzk/gz/202112/t20211214_964123.shtml. |
[31] |
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 关于规范核技术利用领域辐射安全关键岗位从业人员管理的通知[EB/OL]. (2015-02-26)[2024-10-22]. https://www.mee.gov.cn/gkml/sthjbgw/haq/201503/t20150303_296350.htm. Ministry of Ecology and Environment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Notice on regulating the management of employees in key radiation safety positions in the field of nuclear technology utilization[EB/OL]. (2015-02-26)[2024-10-22] https://www.mee.gov.cn/gkml/sthjbgw/haq/201503/t20150303_296350.htm. |
[32] |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GB 18871-2002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S]. 北京: 中国标准出版社, 2002. General Administration of Quality Supervision, Inspection and Quarantine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GB 18871-2002 Basic standards for protection against ionizing radiation and for the safety of radiation sources[S]. Beijing: Standards Press of China, 2003. |
[33] |
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 辐射环境监测机构资质管理办法[EB/OL]. (2009-10)[2024-10-22] https://www.mee.gov.cn/gkml/zj/bgth/200910/W020080204303207458637.pdf. Ministry of Ecology and Environment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Measures for the qualification management of radiation environment monitoring organizations[EB/OL]. (2009-10)[2024-10-22]. https://www.mee.gov.cn/gkml/zj/bgth/200910/W020080204303207458637.pd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