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经济和医疗技术的快速发展,医疗照射已成为公众最大的人工电离辐射来源[1]。放射诊疗资源标志着地区医疗服务水平,本研究通过普查淮安市放射诊疗机构的人员、设备、医疗照射频次等内容,研究放射诊疗资源在不同级别医院的分布情况,为卫生行政部门合理规划资源配置提供基础数据[2]。本调查有助于了解淮安市在全省范围内放射诊疗资源配置的水平和放射诊疗资源与地区条件的关系。
资料与方法 1、调查对象淮安市全部放射诊疗单位。
2、调查内容放射诊疗机构概况、放射诊疗开展情况和放射诊疗应用频次。机构概况包括:医院级别、在岗职工数、放射工作人员数等;诊疗项目开展包括:开展项目、放射诊疗设备种类、数量等;放射诊疗应用频次包括:X射线诊断、放射治疗、核医学及介入放射学。放射诊疗应用频次调查窗口区间为2019年4月1日至2020年3月31日,调查截止时间为2020年11月15日。
3、调查方法放射诊疗机构在《江苏省放射卫生信息管理平台》注册、填报放射诊疗单位基本信息、放射工作人员信息、射线装置信息和放射应用频次数据。频次数据通过医学影像存档与通讯系统(PACS)或放射信息管理系统(RIS)获取,如无相关系统,则通过放射科登记本或电脑登记界面统计数据。
4、质量控制措施以市卫健委发文启动项目、培训调查员。市、县(区)卫生监督所组织机构集体填报,统一填报口径,对全部机构的概况信息和项目开展情况进行现场核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负责平台填报、调查表审核,对明显不符合医院等级的频次数据和频次数据填写为整百或整千数的机构进行电话问询,必要时前往现场核实,及时对调查表逻辑错误或遗漏处进行反馈,指导机构整改存在的问题。
5、统计学处理使用SPSS 19.0和Excel软件进行数据统计。按照医院级别进行描述性分析,结合淮安市2019年底常住人口数进行频度计算。
结果 1、总体情况分析基本情况见表 1。淮安市放射诊疗单位共181家,其中开展放射治疗单位9家、临床核医学3家、介入放射学13家、放射诊断181家。在岗全部职工30 404人,放射工作人员数1 397人,放射诊疗设备459台,总放射诊疗频次2 957 080人次。其中三级医院数量比例最低,为3.9%,但是放射工作人员比例最高,为40.3%,二级医院次之;三级和二级医院数量共占比17.2%,设备数量共占比53%,承担70.1%的放射诊疗频次;一级及以下医院仅开展放射诊断,见图 1。淮安市2019年底常住人口493.26万人[3],计算2019年放射诊疗应用频度为599.50人次/千人口。
![]() |
表 1 2020年度淮安市各级医院放射诊疗医疗服务基本情况 Table 1 Basic information on the radiodiagnosis and radiotherapy in hospitals of different grades in Huai′an City in 2020 |
![]() |
图 1 淮安市各级医院放射诊疗资源构成比 Figure 1 Proportion of radiodiagnosis and radiotherapy resources in hospitals of different grades in Huai′an City |
2、放射工作人员构成与分布
从事X射线影像放射诊断的人员有1 011人,占比最高,为72.4%;其次为从事介入放射学217人,占比15.5%;从事放射治疗150人,占比10.7%;从事核医学19人,占比1.4%。按照不同级别医院拥有的平均放射工作人员数分析,不同级别医院放射工作人员数量有明显差距,三级医院放射工作人员平均80.1人,二级医院为20.9人,一级和未评级医院基本一致,分别为2.2、2.0人;所有放射工作人员中,男性占比67.9%,见表 2。
![]() |
表 2 淮安市各级医院放射工作人员分布情况 Table 2 Distribution of radiation workersin hospitals of different grades in Huai′an City |
3、放射诊疗设备分析
X射线诊断设备数量为420台,占比91.5%,其次介入设备22台,占比5.0%;按照设备种类排列,前3位分别为医用数字X射线摄影系统(DR)、CT和影像增强器透视机,数量分别为194、85、32台。不同级别医疗机构放射诊疗设备数量有明显差距,三级医院平均设备数为15.7台,二级医院为5.5台,一级医院1.4台,未评级医院为1.6台。
4、放射诊疗应用频次分布X射线诊断、放疗和核医学应用频次分别为2 903 246人次(98.78%)、27 648人次(0.93%)、8 312人次(0.28%)。其中常规X射线诊断1 650 387人次(55.81%),CT诊断1 182 939人次(40.00%),乳腺和牙科诊断69 920人次(2.36%),介入17 874人次(0.60%)。二级医院承担全市的放射诊疗频次最多,为1 239 605人次,占比41.9%;三级医院放射诊疗频次为833 343人次,占比28.2%,一级和未评级医院只开展放射诊断项目,应用频次共884 132,占比29.9%。见表 3。结合2019年末常住人口计算,X射线诊断频度为592.21人/千人口,放射治疗5.61人次/千人口,核医学1.69人次/千人口。
![]() |
表 3 淮安市各级医院放射诊疗应用频次分布 Table 3 Frequencies of radiodiagnosis and radiotherapy in hospitals of different grades in Huai′an City |
5、每百万人口拥有放射诊疗资源情况
淮安市2014年[2]与2020年资源对比情况见表 4。每百万人口拥有CT数、医用加速器(LA)和放射工作人员数增长率最高,分别为53.11%、35.80%、36.07%;2020年每百万人口拥有放射诊疗机构数为36.69,与2014年基本一致;放射诊疗设备数量增长率仅为7.82%。
![]() |
表 4 2014和2020年淮安市每百万人口拥有放射诊疗资源对比 Table 4 Comparison of radiodiagnosis and radiotherapy resources per million population between 2014 and 2020 |
讨论
调查结果显示,各级医院的放射诊疗资源配置不均衡,三级医院拥有的平均放射工作人员数分别是二级医院、一级及未评级医院的3.83、38.14倍,与李小亮等[4]调查的全国水平基本一致。
三级医院拥有的平均设备数分别是二级医院、一级及未评级医院的2.85、10.47倍。从设备利用率分析,二级医院的设备利用率最高。从放射工作人员数量和频次分析,二级、一级及未评级医院的放射工作人员承担的职业照射风险高于三级医院,可能更容易产生职业倦怠,危害身心健康。综上,建议开展问卷调查并实施干预,提高放射工作人员的工作满意度,合理规划淮安市各级医院放射诊疗资源配置。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背景下的CT应用现状值得关注。结果显示,三级医院CT应用频次甚至已超过常规X射线诊断,审核中发现部分一级或未评级医院的CT应用频次明显超过正常水平。全市CT诊断频度占医用X射线诊断的40.5%,而2016年江苏省仅为26.2%[5]。胸部CT检查对早期或轻度新冠肺炎更敏感,是早期筛查的重要手段之一[6]。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徐辉等[7]发现疫情下发热门诊CT影像学应用意识不断提升,相对比2019年同期显著升高,大大提高影像检查的比率。何青等[8]探讨了疫情下疑似病例的胸部CT筛查对病例的确诊及遏制院内感染的重要性。但是魏璇等[9]发现,北京17家医院在疫情防控常态化下胸部CT筛查例数明显增加,疑似病毒肺炎阳性率最高仅为0.73%。王进等[10]认为CT筛查诊断具备放射实践的正当性,但在控制放射工作人员职业照射和患者照射方面同样应有足够的重视,要做好特殊人群的防护最优化工作。笔者认为,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在能达到诊断分级目的时采用辐射剂量较小的DR摄片方式或者优化CT扫描参数,对辐射防护工作的开展具有重要意义。
放射诊疗资源与地域经济发展密切相关。淮安市2020年统计年鉴显示,2020年底淮安市每千人常住人口拥有执业(助理)医师2.96人,达到联合国原子辐射效应科学委员会(UNSCEAR)划定的Ⅰ级医疗保健水平[1]。2016年全省医疗照射频度为911.45人次/千人口,是淮安市2020年的1.52倍,与省内周边地市相比,略高于宿迁市2017年度医疗照射频度516.4人次/千人口(其中CT为201.9人次/千人口)[11],远低于南京市2017年医疗照射频度为954人次/千人口(其中CT为246人次/千人口)[12]。张璇等[2]调查显示,2014年苏南地区的每百万人口拥有的放射诊疗机构数、放射工作人员数和放射诊疗设备数远高于苏北地区。淮安市2020年放射诊疗资源较2014年有较大的增长幅度,然而每百万人口拥有放射诊资源仍然低于苏南2014年整体水平。2013年、2017年、2020年淮安市每百万人CT拥有量分别为8.08台、11.2台[13]、17.23台,CT数量增长迅猛,表明居民CT诊疗需求持续增加。调查结果显示,2020年淮安市CT诊断频度与2016年江苏省平均水平基本一致,但是江苏省2016年每百万人口CT拥有量仅为13.9台[5],说明淮安市单台CT的诊断检查频次仍然落后于全省平均水平。结合同期的GDP数据,江苏省2019年人均GDP为123 607元,是同期淮安市的1.56倍,说明医疗照射频度与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基本一致[12- 14]。由于全国各地区经济水平、人口数、放射诊疗设备数、卫生技术人员数量、放射工作人员等均有差异,建议全国范围内的医疗照射频度估算预测自变量采用每百万人口拥有的放射诊疗资源,并将人均GDP也作为自变量纳入多重线性回归分析。
通过监测掌握淮安市放射诊疗资源配置和医疗照射应用频度,为科学实施辐射防护管理、研究制定放射卫生标准和规范提供科学依据,进一步保护放射工作人员、患者和公众的健康。
利益冲突 无
志谢 淮安市卫生健康委员会、淮安市卫生监督所及县(区)卫生监督所和各有关医疗机构,对本次调查工作的支持和帮助。本研究受淮安市自然科学研究计划(指导性)项目(HABZ202004)、淮安市创新服务能力建设计划(重点实验室建设HAP201906)、淮安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检测重点实验室培优课题基金项目(ETPHI-P-10)资助
作者贡献声明 霍彬彬负责数据的分析和论文的撰写;徐志勇指导方案制定和数据分析;陈晓敏指导、修改论文
[1] |
United Nations Scientific Committee on the Effects of Atomic Radiation. UNSCEAR 2008 report. Sources and effects of ionizing radiation[R]. New York: United Nations, 2010. DOI: 10.18356/97887b8d-en.
|
[2] |
张璇, 王哲, 柯德兵, 等. 江苏省放射诊疗资源配置情况调查分析[J]. 中国卫生监督杂志, 2016, 23(2): 162-166. Zhang X, Wang Z, Ke DB, et al.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of the distribution of radiological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resources in Jiangsu province[J]. Chin J Health Inspect, 2016, 23(2): 162-166. DOI:10.3969/j.issn.1007-6131.2016.02.014 |
[3] |
淮安市统计局. 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及年末常住人口[DB/OL]. [2021-04-02]. http://data.hatjj.cn/web.action?action_page=sjha_page_two&action_fun=image_4. Huai'an Statistics Bureau. Urbanization rate of permanent population and permanent population at the end of the year[DB/OL]. [2021-04-02]. http://data.hatjj.cn/web.action?action_page=sjha_page_two&action_fun=image_4. |
[4] |
李小亮, 孙全富, 刘建香, 等. 2019年全国监测医院辐射防护用品配备及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管理现状[J].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2020, 40(10): 753-757. Li XL, Sun QF, Liu JX, et al. Allocation of radiation protection equipment and status of occupational health management for radiation workers in investigated hospitals nationwide in 2019[J]. Chin J Radiol Med Prot, 2020, 40(10): 753-757. DOI:10.3760/cma.j.issn.0254-5098.2020.10.004 |
[5] |
王进, 余宁乐, 马加一, 等. 江苏省医用X射线诊断应用频度调查[J].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2019, 39(5): 357-362. Wang J, Yu NL, Ma JY, et al. Survey on frequency of medical X-ray diagnosis in Jiangsu province[J]. Chin J Radiol Med Prot, 2019, 39(5): 357-362. DOI:10.3760/cma.j.issn.0254-5098.2019.05.007 |
[6] |
Chung M, Bernheim A, Mei X, et al. CT imaging features of 2019 Novel Coronavirus (2019-nCoV)[J]. Radiology, 2020, 295(1): 202-207. DOI:10.1148/radiol.2020200230 |
[7] |
徐辉, 任鹏玲, 吕晗, 等. 新冠肺炎疫情下综合医院发热门诊胸部影像检查的初步研究[J].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0, 19(7): 673-676. Xu H, Ren PL, Lyu H, et al. Chest imaging examination in fever clinic during the epidemic period of COVID-19[J]. J Clin Exp Med, 2020, 19(7): 673-676. DOI:10.3969/j.issn.1671-4695.2020.07.001 |
[8] |
何青, 许丽雪, 徐辉, 等. 新冠肺炎疫情下入院患者实施胸部CT筛查价值初探[J].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0, 19(7): 676-679. He Q, Xu LX, Xu H, et al. Value of CT screening in hospitalized patients during the epidemic of COVID-19[J]. J Clin Exp Med, 2020, 19(7): 676-679. DOI:10.3969/j.issn.1671-4695.2020.07.002 |
[9] |
魏璇, 赵磊, 庞少华, 等.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胸部CT筛查的实践与思考[J].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1, 20(1): 73-78. Wei X, Zhao L, Pang SH, et al. Practice and thinking of chest CT screening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normalized COVID 19 prevention and control[J]. J Clin Exp Med, 2021, 20(1): 73-78. DOI:10.3969/j.issn.1671-4695.2021.01.022 |
[10] |
王进, 朱宝立, 杨春勇, 等. 江苏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X射线影像诊断感染控制策略[J].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2020, 40(4): 259-263. Wang J, Zhu BL, Yang CY, et al. Procedures of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COVID-19 during X-ray imaging examinations in Jiangsu province[J]. Chin J Radiol Med Prot, 2020, 40(4): 259-263. DOI:10.3760/cma.j.issn.0254-5098.2020.04.002 |
[11] |
伍卫, 王进, 周媛媛, 等. 宿迁市2017年度医用X射线诊断应用频度调查与分析[J]. 中国辐射卫生, 2019, 28(6): 646-648, 652. Wu W, Wang J, Zhou YY, et al. Survey on frequency of medical X-ray diagnosis in Suqian in 2017[J]. Chin J Radiol Health, 2019, 28(6): 646-648, 652. DOI:10.13491/j.issn.1004-714X.2019.06.013 |
[12] |
闫庆倩, 杨声, 李亘山. 2017年南京市医疗机构放射诊断频度调查与分析[J]. 中国辐射卫生, 2019, 28(6): 649-652. Yan QQ, Yang S, Li GS.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on frequencies of radiological diagnosis in medical institutions in Nanjing in 2017[J]. Chin J Radiol Health, 2019, 28(6): 649-652. DOI:10.13491/j.issn.1004-714x.2019.06.014 |
[13] |
霍彬彬, 过晓阳, 徐志勇, 等. 淮安市2017年医用X射线诊断应用频度调查[J].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2020, 40(10): 765-769. Huo BB, Guo XY, Xu ZY, et al. Investigation and estimation of medical X-ray diagnostic examination frequency in Huai'an city in 2017[J]. Chin J Radiol Med Prot, 2020, 40(10): 765-769. DOI:10.3760/cma.j.issn.0254-5098.2020.10.006 |
[14] |
杜翔, 王进. 江苏省2015年度放射诊断医疗照射频度调查与分析[J].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2017, 37(10): 771-776. Du X, Wang J.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on frequencies of medical exposure in radiological diagnosis in Jiangsu province in 2015[J]. Chin J Radiol Med Prot, 2017, 37(10): 771-776. DOI:10.3760/cma.j.issn.0254-5098.2017.10.0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