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2021, Vol. 41 Issue (6): 480-480   PDF    
张景源教授(1927-2021)

张景源研究员是我国放射卫生事业的开创者,也是中国医学科学院放射医学研究所(以下简称放射所)的奠基人和领导者。他把毕生精力都献给了我国放射卫生事业和放射所的生存和发展,2021年5月8日凌晨于家中安详去世,享年93岁。

张景源,男,中共党员。1927年9月3日出生于吉林怀德县。1945年就读于辽宁医学院(原盛京医科大学), 1948年该校与中国医科大学合并,1950年于中国医科大学毕业后留校任教。1954—1958年张景源研究员在苏联列宁格勒公共卫生医学院攻读劳动卫生学研究生学业,获苏联医学副博士学位。回国后,到中国医学科学院劳动卫生研究所工作,1959年参加筹建放射所。张景源研究员先后在放射所任室主任、副所长、所长等职。

张景源研究员主要从事放射卫生与辐射防护领域的研究工作,取得了丰硕的科研成果。他负责组织领导的重大研究课题:“轴矿山放射性剂量对矿工健康影响的动态观察”,1978年获全国医药卫生科学大会奖;“我国海产食品中放射性核素含量调查”,1980年获卫生部科技成果乙级奖;“全国食品中放射性含量及其对居民内剂量影响”,1988年获卫生部科技进步二等奖;“食品卫生标准的研究制定”,1978年获全国科学大会奖,1983年获国家标准局标准成果四等奖;“医用X线工作者剂量与效应关系的研究”,1981年获卫生部科技成果乙级奖;“我国医用X线工作者受照剂量及其对健康的影响”,1985年获卫生部科技成果乙级奖;“全国医疗照射频度和剂量水平研究”,1990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云锡矿工肺癌防治研究”,1991年获国家科委、卫生部、有色金属总公司等六部委的荣誉组织者奖,1992年获院校科技进步二等奖。参加协作研究的“云锡矿工肺癌氢病因学研究”,2001年获国防科工委国防科技二等奖。1988—1998年间组织领导的中日合作研究项目“医用X射线工作者放射流行病学研究”,也获得重要成果。张景源研究员编著《中国食品放射性及所致内剂量》一书,在国内外杂志发表文章50余篇。

张景源研究员十分重视培养青年科技人才,他参加了医科院放射医学专业班的教学工作,多次在全国专业学习班讲课,培养硕士研究生4名。热心参加学术团体的社会工作和专业杂志编辑工作,曾任:国家科委预防医学专业组成员;卫生部科委原子医学与放射医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卫生部医用射线卫生防护专家咨询委员会主任;中华医学会放射医学与防护学会副主任委员、顾问;中国核学会辐射防护学会常务理事;天津市核学会常务理事;全国卫生标准技术委员会放射卫生防护标准分委会副主任委员、顾问;《国外医学放射医学核医学分册》主编、顾问;《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编委会第一届编委,第二、三、四、五届副总编辑,第六、七、八届顾问;《辐射防护》副主编等职。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张景源研究员在工作中充满激情,任劳任怨,大公无私,对同事平易近人,谦虚谨慎,和蔼可亲。他是一位德艺双馨的好导师,他的逝世是我国放射卫生事业的巨大损失。张景源研究员的音容笑貌将长留我们心中,他的宽厚美德、他的勤劳,他的敬业风范将永驻人间。

                                                                                                         (中国医学科学院放射医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