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了解我国医用辐射防护现状,科学实施医疗卫生机构放射诊疗辐射防护管理工作,国家卫生健康委(原卫生部)从2010年起连续安排中央财政专项资金开展全国医用辐射防护监测(以下简称医用辐射防护监测)工作[1]。其中,重要的一项工作是从2017年开始3年一轮对全国医疗机构放射防护基本情况进行全面调查,2019年年底完成全部放射诊疗机构基本情况调查。2017—2019年分别调查33 565、31 240、37 396家医院;3年合计调查102 201家医院(其中有部分医院为更新数据多次提交调查信息),其中放射诊断无论从医疗机构开展覆盖率,还是照射频次来说,在放射性医疗应用中都占据绝对地位,因此放射诊断防护基本情况调查尤为重要。本次放射诊断防护情况调查目的是分析全国开展放射诊断医疗机构的总数及分布,设备数量、放射工作人员的数量等信息及构成,以及放射诊断频度信息,为进一步优化放射诊断资源配置,改进放射诊断放射防护薄弱点提供数据支持。
资料与方法1.调查对象:调查范围覆盖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全部开展放射诊疗服务的医疗机构。各省份通过问卷调查,在2017年和2018年工作的基础上,对辖区所有开展放射诊疗的医疗机构进行基本情况调查,2019年完成全部调查工作。数据统计截止时间为2019年12月31日。
2.调查方法与内容:根据2017—2019年发布的全国医用辐射防护监测方案的统一调查表开展调查。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印发的放射卫生监测项目工作方案,调查对象包括全国所有开展放射诊断医疗机构;放射诊断调查指标包括放射诊断医疗机构分布、各类设备数量、放射工作人员的数量等信息、放射防护用品配备情况以及放射诊断频度等信息。具体调查内容包括:①开展放射诊断医疗机构基本情况,包括名称、地址、等级、组织代码或社会信用统一代码等信息。②放射诊断设备情况,诊断设备包括:X射线摄影机、X射线透视机、乳腺X射线机、X射线计算机断层扫描设备(CT)、牙科X射线机和骨密度仪。其中X射线摄影机又具体包括屏片X射线摄影机、数字X射线摄影机(DR)、计算机X射线摄影机(CR);X射线透视机又具体包括直接荧光屏透视机、影像增强器透视机、平板探测器透视机、胃肠机;乳腺X射线机又具体包括乳腺屏片X射线摄影机、乳腺数字X射线摄影机(乳腺DR)、乳腺计算机X射线摄影机(乳腺CR);牙科X射线机又具体包括口内牙科机、全景牙科机、牙科CT机。③防护设备(辐射巡测仪)配备情况,防护用品(铅橡胶围裙、铅防护眼镜等)配备情况。④放射诊断工作人员情况,放射工作人员总人数,男女比例。
3.质量控制:包括国家级质量控制和省级质量控制2个层次。国家级质量控制由项目技术指导单位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辐射防护与核安全医学所(简称辐射安全所)具体承担,质量控制措施包括:建立全国统一的基本情况信息报送系统[2-4];开展人员培训;定期组织开展对项目执行进度、完成质量等情况的指导检查;对异常数据退回省级项目承担单位进行再次审核;省级质量控制包括制定本省统一实施方案,由省级项目承担单位进行人员培训,定期或不定期进行本省项目评估进展检查等活动;辐射安全所对上报的调查进行数据清洗,排除重复上报的机构。本系统分析数据是基于机构名称和组织机构代码只保留最新上报信息的原则下筛选得到。
4. 统计学处理:调查数据统一上报到数据库,通过结构化查询语言(structured query language, SQL),对数据库数据进行检索查询,并导出为Excel 2010表格形式,进行进一步统计分析描述,包括机构数量、设备数据及分布、人员总数等信息。
结果1.放射诊断机构分布:2017年上报放射诊断机构33 528家,2018年上报31 199家,2019年上报37 322家,除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及港澳台地区外,3年汇总统计剔除重复上报医疗机构后,全国共有放射诊断医疗机构68 924家。其中开展放射诊断三级医院2 912家,二级医院10 801,一级及其他55 211家;一级及其他指一级医院、未定级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等。三级、二级、一级及其他3个层级医院比例约为1∶4∶19。详见表 1。
![]() |
表 1 放射诊断医疗机构地区级别分布 Table 1 Diagnostic radiology distribution level in medical institutions |
2. 放射诊断设备分布:放射诊断设备总数为147 913台,占比超过5%的单项设备共7类,其中占比最大的为DR(表 2)。从省份分布(表 3)看,最多的5个省份为广东省、山东省、河南省、江苏省和四川省,合计占放射诊断设备总量的34.0%。宁夏回族自治区、青海省、海南省和西藏自治区4个省份不足千台。
![]() |
表 2 全国占比超过5%的放射诊断设备构成 Table 2 The more than 5% of proportion of radiation diagnostic equipment in China |
![]() |
表 3 全国各类放射诊断设备的分布 Table 3 Distribution of all kinds of diagnostic radiographs in China |
全国仍有1 216台直接荧光屏透视机在用,且各省分布不平衡,放射诊断设备最多的广东省只有2台直接荧光屏透视机,总数第二的山东省有14台设备在用,河北省有156台设备在用。
3. 放射诊断防护用品配备情况与分布:防护用品包括铅橡胶围裙、铅橡胶帽子、铅橡胶颈套、铅橡胶手套、铅防护眼镜和铅防护屏风。开展放射诊断的68 924家机构中,有63 203家医疗机构配备有防护用品,配备率为91.7%。基于医院级别和经济发展不同水平地区间的分布分别见表 4和表 5。防护用品配备按医院级别依次提高。按经济发展水平分布看,防护用品配备东部地区都是最高,中部和东北地区最低,两个地区基本在90%左右。
![]() |
表 4 全国不同级别医疗机构放射诊断资源分布 Table 4 Distribution of diagnostic radiology resources in different levels of medical institutions in China |
![]() |
表 5 全国不同经济发展地区放射诊断资源分布 Table 5 Distribution of diagnostic radiology resources in different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China |
4.放射诊断工作人员构成与分布:全国共有从事放射诊断的工作人员308 054人,占全部医疗机构放射工作人员总数40 6830人的75.7%。其中男性放射工作人员208 120人,女性放射工作人员99 934人,男女比为2.1∶1。放射诊断工作人员最多的5个省份为:广东省(25 332人)、山东省(23 024人)、四川省(20 164人)、河南省(18 530人) 和江苏省(16 894人),这5个省放射诊断工作人数占全国放射诊断工作人员总数的33.7%。基于医院级别和经济发展不同水平地区间的分布分别列于表 4,5。
讨论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2020年6月6日发布的《2019年我国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统计公报》[6],我国医院按等级分:三级医院2 749个(其中:三级甲等医院1 516个),二级医院9 687个,一级医院11 264个,未定级医院10 654个。与本次调查结果基本相符,本次调查一级及其他机构包括了开展放射诊断的一级医院、社区卫生中心和乡镇卫生院等基础医疗卫生机构。
放射防护用品配备率较高,全国为91.7%,从医院级别来看,三级医院配备率最高,达到98.0%,后期应重点督促一级及其他级别医院提高防护用品配备率。
全国仍有近千台直接荧光屏透视机在用,其中,甘肃和河北的直接荧光屏透视机明显高于其他省份,下一步质量控制工作中重点对这2个省份的直接荧光屏透视机的数量、分布等信息进行核实,并可在统一上报系统中加入各具体设备数量与上一次上报数据变化比较数据项,省级监测单位在数据上报时,如果本次设备数量与上次汇总数量差别较大时,自己可启动对上报数据的核查。直接荧光屏透视存在简单易行,价格低等优势,但其受检者剂量要比影像增强器设备的高1倍,职业工作人员剂量高出4倍[7],且其性能指标合格率有些地区只能达到20%[8],46号卫生部令[9]中也明确建议“应当尽量以胸部X射线摄影代替胸部荧光透视检查”,因此国家应安排专项资金逐渐淘汰在用直接荧光屏透视机的使用,并禁止新购入直接荧光屏透视机,以降低不必要的医疗照射和职业照射。
由于本次调查历时3年,各省每年应上报1/3以上的放射诊断机构情况,因此不可避免数据有重复上报情况,并且国内很多医院存在一个医院多个名称,一个医院存在多个院区等情况,建议在今后的调查数据录入环节,当有一个排重条件(机构名称或组织机构代码)满足时,则上报系统强制中断后续信息录入。
2009年,由卫生部组织开展了全国放射诊疗资源状况的调查,对于放射诊断资源,调查得到全国(西藏未上报数据)共47 083家放射诊断机构[10],2019年与其相比增长了66.2%;诊断设备情况:2009年为75 887台各类放射诊断设备,2019年与之相比增长了94.9%;10年间,我国放射诊断资源增长速度迅猛,设备保有量10年增长近1倍,全国每百万人口放射诊断设备数量为106.0台,东中西部和东北地区分布也比较均衡,东北地区为115.2台/百万人口,为全国最高,东部地区为112.0台/百万人口,中部地区为96.3台/ 百万人口,为全国最低,西部地区为104.2台/百万人口。开展放射诊断防护基本情况调查的目的是为监测我国医疗照射水平提供抽样基础性数据。下一步分析可结合照射频次数据,对各地区的设备工作量,人员工作量进行分析,加大对工作量大的地区或省份的放射防护工作。
利益冲突 无
志谢 感谢参加本次调查项目的各省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职防院等单位同志提供的详尽数据
作者贡献声明 安晶刚负责论文主要撰写;徐辉、范胜男、程金生负责部分数据分析和讨论;邓君、孙全富负责论文设计和论文撰写修改的指导
[1] |
刘雅, 程金生, 郭朝晖, 等. 医用辐射防护监测网工作网络直报系统的建立[J]. 中国辐射卫生, 2015, 24(2): 140-143. Liu Y, Cheng JS, Guo ZH, et al. Establishment of direct reporting system for medical radiation protection monitoring network[J]. Chin J Radiol Health, 2015, 24(2): 140-143. DOI:10.13491/j.cnki.issn.1004-714x.2015.02.016 |
[2] |
安晶刚, 邓君, 范胜男, 等. 全国医用辐射防护监测信息系统构建及应用情况[J].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2019, 39(10): 741-745. An JG, Deng J, Fan SN, et al. Construction and application of national monitoring information reporting system for medical radiation protection[J]. Chin J Radiol Med Prot, 2019, 39(10): 741-745. DOI:10.3760/cma.j.issn.0254-5098.2019.10.005 |
[3] |
邓君, 范胜男, 郝淑霞, 等. 全国放射卫生信息平台的建设与应用[J].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2019, 39(10): 725-730. Deng J, Fan SN, Hao SX, et al. Construction and application of national radiological health information platform[J]. Chin J Radiol Med Prot, 2019, 39(10): 725-730. DOI:10.3760/cma.j.issn.0254-5098.2019.10.002 |
[4] |
国家统计局. 中华人民共和国201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EB/OL]. 2020[2020-09-08]. http://www.stats.gov.cn/tjsj/zxfb/202002/t20200228_1728913.html. National Bureau of Statistics.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national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statistical bulletin in 2019[EB/OL], 2020[2020-09-08].http://www.stats.gov.cn/tjsj/zxfb/202002/t20200228_1728913.html. |
[5] |
国家统计局. 2019年全国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企业营业收入增长7.0%[EB/OL]. 2020[2020-02-14]. http://www.stats.gov.cn/tjsj/zxfb/202002/t20200214_1726365.html. National Bureau of Statistics.More than 2019 national scale culture and related industry enterprises operating income growth of 7.0%[EB/OL].2020[2020-02-14].http://www.stats.gov.cn/tjsj/zxfb/202002/t20200214_1726365.html. |
[6] |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2019年我国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统计公报[EB/OL]. 2020[2020-06-06]. http://www.nhc.gov.cn/guihuaxxs/s10748/202006/ebfe31f24cc145b198dd730603ec4442.shtml. National Health and Health Commission.Statistical bulletin of health and health development in China in 2019[EB/OL].2020[2020-06-06].http://www.nhc.gov.cn/guihuaxxs/s10748/202006/ebfe31f24cc145b198dd730603ec4442.shtml. |
[7] |
王建超, 尉可道, 宋志奇, 等. 移动式荧光屏透视机改造为影像增强器透视机的性能评估[J]. 中国医学装备, 2015, 12(5): 68-70. Wang JC, Wei KD, Song ZQ, et al. Performance evaluation from a old movable screen fluoroscopy unit refitted in to a fluoroscopy unit based on image intensifier[J]. China Med Equip, 2015, 12(5): 68-70. DOI:10.3969/j.issn.1672-8270.2015.05.021 |
[8] |
张冰洁, 贾天合, 王建超, 等. 新乡市荧光屏透视机的使用现状[J]. 中国医学装备, 2012, 9(8): 58-59. Zhang BJ, Jia TH, Wang JC, et al. Status and suggestions of using screen fluoroscopy in Xinxiang region[J]. China Med Equip, 2012, 9(8): 58-59. |
[9] |
卫生部. 放射诊疗管理规定[Z]. 2006-01-24. Ministry of Health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Regulations on management of radiation diagnosis and treatment[Z], 2006-01-24. |
[10] |
张伟军, 曹吉生, 袁龙, 等. 全国放射诊疗设备资源现状和分析[J].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2012, 32(1): 87-89. Zhang WJ, Cao JS, Yuan L, et al. Current situation and analysis of radiation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equipment resources in China[J]. Chin J Radiol Med Prot, 2012, 32(1): 87-89. DOI:10.3760/cma.j.issn.0254-5098.2012.01.0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