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2021, Vol. 41 Issue (2): 116-121   PDF    
2014—2018年江西省医用放射工作人员外照射个人剂量监测结果分析
周宁1 , 邓磊1 , 王哲1 , 王健1 , 陈以水1 , 刘永泉1 , 邓君2     
1. 江西省职业病防治研究院, 南昌 330006;
2.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辐射防护与核安全医学所 辐射防护与核应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0088
[摘要] 目的 分析江西省医疗机构放射工作人员的外照射个人剂量情况,为放射防护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以2014—2018年江西省医疗机构不同工种放射工作人员为调查对象,工种包括诊断放射学、放射治疗、核医学和介入放射学,统计分析江西医用放射工作人员的受照剂量水平。结果 本次共调查23 833人次,平均人均年有效剂量为0.316 mSv,受监测人员中年有效剂量超过1 mSv的工作人员数与受监测人员总数的比值(NR1)为4.32%,年有效剂量超过5 mSv的工作人员数与受监测人员总数的比值(NR5)为0.10%。2014—2018年间,人均年有效剂量呈现先上升后回落的趋势,2017年达到峰值。5年间监测从事诊断放射学人员有17 909人次,占总监测人次的75.14%;人均年有效剂量最高的工种是介入放射学,为0.329 mSv,其他工种由大到小排列依次为诊断放射学、核医学和放射治疗,分别为0.318、0.283和0.269 mSv,不同工种放射工作人员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9.39,P < 0.001)。结论 江西医疗机构放射工作人员人均年有效剂量符合国家标准要求,核医学受照剂量水平总体呈现出上升趋势,一、二级医院放射工作人员的受照剂量水平较高,建议加强核医学及一、二级医院放射工作人员的监管力度。
[关键词] 放射工作人员    外照射    个人剂量    热释光    
Monitoring results of individual doses to medical radiation workers in Jiangxi province from 2014 to 2018
Zhou Ning1 , Deng Lei1 , Wang Zhe1 , Wang Jian1 , Chen Yishui1 , Liu Yongquan1 , Deng Jun2     
1. Institute of Occupational Medicine of Jiangxi, Nanchang 330006, China;
2. Key Laboratory of Radiological Protection and Nuclear Emergency, China CDC, National Institute for Radiological Protection, Chinese 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Beijing 100088,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levels of individual doses to radiation workers receiving medical radiation exposure in hospitals in Jiangxi province, so as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radiation protection. Methods The radiation workers of different types in medical institutions in Jiangxi were investigated from 2014 to 2018, involving diagnostic radiology, radiotherapy, nuclear medicine and interventional radiology. Statistical analyses were made of the individual doses to medical radiation workers in the province. Results The total number of monitored workers were 23 833 with average annual individual effective dose of 0.316 mSv. NR1 and NR5, the ratios of the number of workers receiving annual individual doses exceeding 1 and 5 mSv to the total monitored workers were 4.32% and 0.10%, respectively. During the five-year period, the average annual individual effective dose showed a upward and then downward trend, with peak appearing in 2017. A total of 17 909 diagnostic radiologists were monitored, accounting for 75.14% of the total number of monitored workers. The average annual individual effective dose received by workers was 0.329 mSv, the highest, in interventional radiology, followed by diagnostic radiology 0.318 mSv, nuclear medicine 0.283 mSv, and radiotherapy 0.269 mSv, respectively. There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among radiation workers of different types (χ2=489.39, P < 0.001). Conclusions The average annual individual effective dose to the radiation workers in medical institutions in Jiangxi province meets the relevant national standards, but with an upward trend in nuclear medicine. The higher levels of individual doses to radiation workers are seen in primary and secondary hospitals. It should be strengthen the oversight of radiation workers in nuclear medicine and in primary and secondary hospitals.
[Key words] Radiological workers    External irradiation    Personal dose    Thermoluminescence    

放射诊疗技术已成为临床诊断和治疗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具有较好的疾病诊断和治疗效果,但是其广泛应用的同时也会增加职业放射工作人员的受照剂量。个人剂量监测作为保障放射工作人员辐射安全的重要手段,在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管理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1],可以为放射诊疗工作场所防护效果的评价、放射工作人员的健康状况评估和放射性疾病诊断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

为了全面掌握江西医疗机构放射工作人员受照剂量水平,做好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监测和职业健康管理工作,本文通过对2014—2018年江西省不同工种的医用放射工作人员外照射个人年平均有效剂量和集体有效剂量的分布情况进行分析,研究医用放射工作人员受照剂量水平的变化趋势,评价江西省医用职业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危害程度及其防护效果[2],同时为进一步完善医疗机构的放射卫生监管和辐射防护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资料与方法

1. 研究对象:采用方便抽样方法,以2014—2018年江西省进行了个人剂量监测,并录入国家个人剂量登记系统(该系统由中国疾病预防控中心辐射防护与核安全医学所承建)的医用放射诊疗工作人员作为调查对象,监测单位为江西省职业病防治研究院,涉及的放射诊疗工种有诊断放射学、介入放射学、放射治疗、核医学。每年度新上岗、离岗等原因接受个人剂量监测不满1年的放射工作人员不纳入本次统计。

2. 监测仪器:承担本次调查的个人剂量实验室采用RGD-3B型热释光剂量仪(北京海阳博创公司);探测器是GR-200P型LiF(Mg,Cu,P)圆片热释光剂量计(北京光润意通公司);剂量计退火采用Ⅴ型热释光精密退火炉(北京防化院)。

3. 监测流程:本研究的个人剂量监测按照《职业性外照射个人监测规范》(GBZ 128-2016)[3]的要求进行。受监测单位委托后,本实验室将预先制备好的剂量计(包括跟随本底剂量计和工作人员佩戴剂量计)发放给受监测放射工作人员佩戴,剂量计佩戴在左胸前,对于工作中穿戴铅围裙的场合,个人剂量计佩戴在围裙内左胸前,佩戴3个月回寄本实验室,并及时更换下一个周期的剂量计,每年监测4个周期,本实验对回收的剂量计进行测量,出具检测报告,并上报国家个人剂量监测登记系统。

4. 质量控制:按照《外照射个人剂量系统性能检验规范》(GBZ 207-2016)[4]的要求,热释光剂量测量系统使用前经过国家授权的法定计量检定机构校准,量值可溯源于上海市计量测试技术研究院,并且每半年做1次期间核查,同时每年参加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辐射防护与核安全医学所组织的全国外照射剂量计盲样比对,多年比对结果均为优秀。每批次剂量计使用前均经过筛片,同一批次剂量片分散性为5%;剂量计使用前经过退火处理, 本实验是待退火炉加热到(240±5)℃,将剂量计放入炉内,加热10 min,加热结束后将剂量计从炉内取出,迅速放入冷却窗口进行冷却处理,退火完成。每个周期对监测单位发放跟随本底剂量计,以扣除不同环境对本底的影响,从而减少因本底带来的测量误差。检测结果低于最低探测水平(minimum detectable level,MDL)时,检测结果记录为1/2MDL(本实验使用的热释光剂量仪测量佩戴3个月剂量计MDL值为0.06 mSv);非监测周期的剂量计本实验原则上不予监测。当剂量计丢失、损坏或因故得不到读数,在工作人员未受到异常照射时,检测结果以名义剂量替代。名义剂量一般是用同一周期内从事相同工作的同事接受的平均剂量表示;如果受监测人员岗位仅有1人或者整个工作科室的剂量计集体丢失的情况下,采用本监测人员前年度受到的平均剂量作为名义剂量。进行异常结果(单周期剂量检测结果>1.25 mSv)调查,及时与单位联系核实调查,分析并剔除虚假数据,确保监测数据真实、客观[5]

5.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 21.0软件对个人剂量监测结果进行数据统计分析,利用Kruskal-Wallis H检验对不同工种、不同年份的放射工作人员剂量监测结果进行比较;三级医院与一、二级医院放射工作人员剂量监测结果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1. 基本情况:2014—2018年江西共监测医疗机构放射工作人员数23 833人,年均增长率为30.8%;其中,2014年监测的医疗机构放射工作人员为2 777人,2018年为6 194人,总增长率为123.0%。2014—2018年医疗机构放射工作人员平均人均年有效剂量为0.316 mSv,总集体有效剂量约为7.538人·Sv;此外,所有受监测人员中年有效剂量超过1 mSv的(NR1)占4.32%,超过5 mSv的(NR5)为0.10%,超过20 mSv的(NR20)为0。

2.不同年份医疗机构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监测结果:由表 1可知,5年间每个年份监测江西医疗机构放射工作人员人均年有效剂量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97.17,P < 0.001)。5年间人均年有效剂量先升后降,2017年最高为0.375 mSv;最低的是2014年,为0.239 mSv,而集体有效剂量随着受监测人数增多,呈现出逐年增长的趋势。

表 1 2014—2018年江西医用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监测结果 Table 1 Monitoring results of individual doses to medical radiation workers in Jiangxi from 2014 to 2018

3.不同工种的放射工作人员受照剂量水平分析:如表 2所示,5年间不同工种的医用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监测结果显示,从事诊断放射学人数最多,为17 909人,占总监测人数的75.14%,集体剂量占比最高,为75.46%;从事介入放射学、放射治疗、核医学人次数分别占总监测人员数的12.77%、9.24%和2.83%,其集体剂量占比分别为13.55%、7.82%和2.54%。人均年有效剂量最高的工种是介入放射学为0.329 mSv,其他工种由大到小排列依次为诊断放射学、核医学和放射治疗,分别为0.318、0.283和0.268 mSv。各个工种的放射工作人员人均年有效剂量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9.39,P < 0.001)。

表 2 2014—2018年江西医疗机构不同工种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监测结果 Table 2 Monitoring results of individual doses to radiation workers of different types in medical institutions in Jiangxi from 2014 to 2018

4.各工种放射工作人员不同年份的受照剂量水平变化趋势分析:如表 3所示,2014—2018年江西医疗机构的诊断放射学、核医学、放射治疗和介入放射学放射工作人员的人均年有效剂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33.41、3.97、148.08、30.84,P < 0.001)。各工种的平均剂量水平5年间的变化趋势不一致。介入放射学、放射治疗和诊断放射学都是先升后降的趋势(介入放射学和放射治疗在2016年达到峰值,诊断放射学2017年达到峰值),而核医学总体呈现出上升的趋势。

表 3 2014—2018年江西各工种医用放射工作人员不同年份的人均年有效剂量(mSv) Table 3 Average annual effective doses to medical radiation workers in Jiangxi from 2014 to 2018(mSv)

5. 三级医院与一、二级医院的放射工作人员剂量监测结果的对比分析:如表 4所示,5年间三级医院共有11 750人次接受个人剂量监测,人均年有效剂量为0.270 mSv;一、二级医院共有11 312人次接受个人剂量监测,人均年有效剂量为0.361 mSv,一、二级医院放射工作人员人均年有效剂量明显高于三级医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4.10,P < 0.001)。此外,从人员分布比的情况来看,一、二级医院监测结果中年剂量超1 mSv(NR1)为5.45%,高于三级医院的3.17%。

表 4 2014—2018年江西三级医院与一、二级医院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监测结果对比 Table 4 Comparison of monitoring results of individual doses to radiation workers between and grade Ⅰ, Ⅱ hospitals and grade Ⅲ hospitals in Jiangxi from 2014 to 2018

讨论

个人剂量监测结果是放射工作人员受照剂量及健康影响最直接的参考指标,也是评价放射工作场所及人员放射防护水平的重要依据,因此在职业照射放射防护领域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通过分析2014—2018年江西医疗应用的放射工作人员的职业性外照射个人剂量水平,了解放射工作人员辐射剂量受照水平及发展趋势。

本次调查研究发现,江西2014—2018年医疗机构放射工作人员人均年有效剂量为0.316 mSv,远低于GB 18871-2002标准规定的放射工作人员职业照射水平连续5年平均年有效剂量限值(20 mSv),并且与2009年[7]和2011年[8]调查的江西医用放射工作人员人均受照剂量水平相比均有明显的下降;与外省情况相比较,低于辽宁2012年放射工作人员外照射人均年有效剂量[9],与广西2013—2015部分医用放射工作人员的人均年有效剂量[10]相近。高于天津2014—2018年部分医疗机构放射工作人员职业性外照射人均年有效剂量[11]

2014—2017年放射工作人员人均年有效剂量呈现上升趋势,这可能是由于其整体放射诊疗工作量的增加,人均受照时间增加,从而导致年有效剂量水平上升。从不同工种放射工作人员年有效剂量的比较结果来看,诊断放射学工作人员数量占比最高,对集体剂量贡献也是最大,其人均年有效剂量较高;而从不同级别医院放射工作人员人均年有效剂量结果可看出,一、二级医院高于三级医院,与广州市的情况[12]类似,而且一、二级医院监测结果的年剂量>1 mSv人员占比(NR1)明显大于三级医院。究其原因,可能是一二级医院设备比较陈旧,性能不佳,防护设施简陋[13],放射防护管理意识不强,剂量计佩戴不规范,同时也反映出基层放射卫生监督力度不足,特别是县级医疗机构的监督存在部分盲区;此外,随着近几年县级医院(主要为二级医院)介入放射学技术的引入,由于放射学专业技术人员缺乏,使得介入放射学与普通放射诊断人员有兼职或者职业类别混淆,部分普通的放射诊断学岗位人员也可能需要从事介入工作,致使其监测结果偏高。

从人员分布比来看,江西2014—2018年医疗机构放射工作人员年有效剂量超过5 mSv全部集中在介入放射学和核医学两个工种。经调查,主要是因为这两个工种的工作人员操作时需要暴露在辐射场中,而且一小部分工作人员防护意识薄弱、操作习惯不良,在工作任务繁忙时,为图方便进行介入手术或放射性药物操作时,未按规定正确使用铅围裙、铅屏风、铅帘等其他防护设施或用品,导致其受到了一定量的附加照射。

尽管介入放射学整体的工作量一直在攀升,但是介入放射人员的受照剂量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由于近些年受到了重点监管和监测,介入工作人员的自我防护意识有所增强,防护措施也在不断完善,取得了较好的防护效果。而核医学人员受照剂量存在总体上升的趋势,是由于近些年临床核医学技术在三级医院的广泛应用,特别是甲状腺疾病高发,对核素治疗的需求以及癌症患者进行SPECT检查的人数均与日俱增,从而造成操作人员平均受照的时间加长,需要引起放射卫生监督部门的重视。

针对上述问题,建议今后的放射防护工作应重点监管与分级监管并重,研究诊断放射工作人员的精细化监管及最优化防护。不仅要普遍做好放射工作人员的辐射防护知识与相关法规培训,还要重点针对基层放射卫生监督人员进行针对性的放射防护专业技术培训,以提高县级地区的医疗机构放射防护监督水平。

此外,还需要加强对各监测机构个人剂量监测结果的质量控制,特别是体制外的第三方放射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增加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的监测项目(比如针对核医学工作人员进行的内照射剂量监测),并完善其监测技术(比如针对介入放射工作人员的双剂量计、皮肤剂量和眼晶状体剂量),进一步提高江西省放射工作人员的个人剂量监测能力和放射性职业病防治水平。

利益冲突  文章作者声明不存在学术纷争,且其他作者对发表情况均已知情,不存在与他人的经济利益或非经济利益冲突

志谢 感谢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辐射防护与核安全医学所提供个人剂量监测数据汇总,以及苏州大学放射医学与辐射防护国家重点实验室经费支持

作者贡献声明  周宁负责数据整理、统计分析和论文撰写;王健负责数据收集整理;邓磊负责调查方案设计和技术指导;王哲、陈以水负责数据收集;刘永泉、邓君指导论文修改

参考文献
[1]
胡爱英. 我国个人剂量监测工作现状和展望[J].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2004, 24(4): 377-379.
Hu AY. Current situation and prospect of personal dose monitoring in China[J]. Chin J Radiol Med Prot, 2004, 24(4): 377-379. DOI:10.3760/cma.j.issn.0254-5098.2004.04.035
[2]
范胜男, 邓君, 孙全富. 2009至2013年我国工业应用放射工作人员的职业性外照射个人剂量分析[J]. 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 2019, 37(12): 943-946.
Fan SN, Deng J, Sun QF. Results and analysis on individual dose level of occupation exposure in industrial application in China (2009-2013)[J]. Chin J Ind Hyg Occup Dis, 2019, 37(12): 943-946. DOI:10.3760/cma.j.issn.1001-9391.2019.12.018
[3]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GBZ 128-2016职业性外照射个人监测规范[S]. 北京: 中国标准出版社, 2016.
National Health and Family Planning Commission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GBZ 128-2016 Specifications for individual monitoring of occupational external exposure[S]. Beijing: Standards Press of China, 2016.
[4]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GBZ 207-2016外照射个人剂量系统性能检验规范[S]. 北京: 中国标准出版社, 2016.
National Health and Family Planning Commission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GBZ 207-2016 Specification for performance test of individual dose system for external exposure[S]. Beijing: Standards Press of China, 2016.
[5]
秦永春, 徐小三, 杨小勇, 等. 2010年江苏省部分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监测结果[J]. 职业与健康, 2012, 28(18): 2213-2215.
Qing YC, Xu XS, Yang XY, et al. Individual dose monitoring results of some radiation workers in Jiangsu province in 2010[J]. Occup Health, 2012, 28(18): 2213-2215. DOI:10.13329/j.cnki.zyyjk.2012.18.031
[6]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GB 18871-2002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S]. 北京: 中国标准出版社, 2003.
General Administration of Quality Supervision, Inspection and Quarantine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GB 18871-2002 Basic standards for protection against ionizing radiation and for the safety of radiation sources[S]. Beijing: Standards Press of China, 2003.
[7]
何国平, 周宁, 陈以水, 等. 2009年江西省医院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水平分析[J].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2012, 32(1): 98-99.
He GP, Zhou N, Chen YH, et al. Analysis on individual dose level of radiation workers in Jiangxi hospitals in 2009[J]. Chin J Radiol Med Prot, 2012, 32(1): 98-99. DOI:10.3760/cma.j.issn.0254-5098.2012.01.029
[8]
乔进, 周宁, 陈以水, 等. 江西省2011年医院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监测结果及分析[J]. 中国辐射卫生, 2013, 22(2): 165-166.
Qiao J, Zhou N, Chen YH, et al. Monitoring results and analysis of personal dose of radiation workers in Jiangxi hospitals in 2011[J]. Chin J Radiol Health, 2013, 22(2): 165-166. DOI:10.3760/cma.j.issn.0254-5098.2012.01.029
[9]
孙璐, 鲍松滨, 崔勇, 等. 2012年辽宁省放射工作人员外照射个人剂量监测结果分析[J]. 中国辐射卫生, 2013, 22(6): 674-675.
Sun L, Bao SB, Cui Y, et al. Analysis on personal dose among radiation workers in Liaoning province in 2012[J]. Chin J Radiol Health, 2013, 22(6): 674-675. DOI:10.13491/j.cnki.issn.1004-714x.2013.06.013
[10]
吴应宇, 覃志英, 唐孟俭, 等. 2013-2015年广西部分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监测结果分析[J]. 应用预防医学, 2017, 23(3): 255-257.
Wu YY, Qin ZY, Tang MJ, et al. Analysis of monitoring results of personal dose of some radiation workers in Guangxi from 2013 to 2015[J]. J Appl Prev Med, 2017, 23(3): 255-257. DOI:10.3969/j.issn.1673-758X.2017.03.025
[11]
冯海涛, 孙忠. 2014-2018年天津市部分医疗机构放射工作人员职业性外照射个人剂量监测结果分析[J]. 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 2019, 37(12): 896-899.
Feng HT, Sun Z. Analysis of personal dose monitoring results of occupational external exposure for radiation workers in some medical institutions in Tianjin from 2014 to 2018[J]. Chin J Ind Hyg Occup Dis, 2019, 37(12): 896-899. DOI:10.3760/cma.j.issn.1001-9391.2019.12.004
[12]
曾飞飞, 李森华, 杨晓忠, 等. 广州市2008-2014年医用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监测结果分析[J]. 中国职业医学, 2018, 45(3): 325-328.
Zeng FF, Li SH, Yang XZ, et al. Individual dosage monitoring results in medical radiation staffs in Guangzhou city, 2008-2014[J]. Chin Occup Med, 2018, 45(3): 325-328. DOI:10.11763/j.issn.2095-2619.2018.03.011
[13]
赵艳芳, 楚彩芳, 张钦富, 等. 河南省CT检查所致受检者剂量调查与分析[J].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2020, 40(3): 227-232.
Zhao YF, Chu CF, Zhang QF, et al.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of CT doses to examined individuals in Henan province[J]. Chin J Radiol Med Prot, 2020, 40(3): 227-232. DOI:10.3760/cma.j.issn.0254-5098.2020.03.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