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Sr为重要的长寿命人工裂变核素,物理半衰期达28.1年。基于锶的化学和生化性质与钙相似,通过食入或吸入等主要途径进入人体后会一起积聚在骨骼和牙齿上,进一步由于其子体90Y发射的高能β射线(2.28 MeV)而给人类带来骨癌和白血病等致癌风险[1-2]。90Sr作为重要的核裂变产物,在核应急情况下会有大量的源项释放,可能达到PBq量级。因此,在切尔诺贝利和福岛核事故期间均重点关注了该核素[3-5],90Sr的准确测定有利于判断核事故释放源项,估算人类受照剂量,并评估对周围环境的放射性污染情况。
目前国内针对不同介质中90Sr分析有相应的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涉及水、土壤、生物和食品等样品介质[6-8]。现有土壤中90Sr的分析标准要求去除210Bi以避免其在测量时的干扰,采用的除铋方法是硫化铋沉淀法,该方法存在诸多弊端,如:硫化铋沉淀本身不稳定,在形成的同时也在逐渐分解,影响除铋效果;所用硫化钠试剂易吸水,不利于长期保存,影响所配制硫化钠溶液含量的准确性,容易导致除铋时硫化钠过量,除铋后样品溶液中有单质硫析出,影响上柱效果。
未受放射性污染的正常环境中的90Sr基本来自于切尔诺贝利核事故导致的全球沉降,在放射性本底调查数据的基础上,一旦各类环境介质中90Sr的含量有明显升高,则表明有外来放射性污染源项存在。为了更好地监控核设施运行状况,保护环境和人员健康,有必要优化现有90Sr分析标准方法中的除铋手段,以达到更好、更稳定的除铋效果,从而使分析结果更加准确可靠。
材料与方法 1、主要仪器及试剂十路低本底α/β测量仪(LB770,德国BERTHOLD公司),201×7阴离子交换树脂(60~80目,天津大学,以下简称717树脂),P204萃淋树脂(60~80目,核工业北京化工冶金研究院),加标土壤(自制并经实验室比对活动验证,理论值为30.3 Bq/kg,已校正至测量日期),锶、钇、铋载体溶液(浓度分别为50.95 mg Sr/ml、19.45 mg Y/ml和10.15 mg Bi/ml,采用国药集团分析纯试剂重量法配制)。其他试剂均为分析纯,水为二次蒸馏水。
2、除铋流程设计易瑞士等[9]曾利用强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富集铋,并实现钒、钨、钼、锑等干扰元素的去除,达到了天然水中微量铋准确测定的目的。阴离子交换树脂(如717树脂)对铋有明显的交换吸附效果,可用于90Sr分析除铋。为了实现锶的快速分析,将717树脂的除铋体系设定为6 mol/L硝酸溶液体系,除铋流程示于图 1。其中,虚线部分为除铋的关键步骤。
![]() |
图 1 优化后的210Bi去除方法流程图 Figure 1 Flow chart of optimized 210Bi removal method |
3、717树脂对锶、钇、铋的去除实验
对于铋,往4个烧杯中分别加入50 ml 6 mol/L HNO3溶液,各准确加入1.00 ml铋载体溶液,搅拌均匀后使其以自然流速通过树脂柱,树脂柱下各放置1个装有硫化钠溶液的烧杯,观察是否有硫化铋沉淀生成。对于锶和钇,同样独立开展4个平行样实验。往4个烧杯中分别加入50 ml 6 mol/L HNO3溶液,锶、钇载体溶液的加入量分别为1.00和2.00 ml。搅拌均匀后使其以自然流速通过树脂柱,收集流出液(流出液指阴离子交换后的流出液,下同)作沉淀,并用重量法计算化学回收率。
4、除铋流程验证分别采用加标土壤和国家原子能机构(IAEA)国际比对样品进行验证。对于加标土壤,分别采用硫化铋沉淀(标准除铋方法)和717树脂进行除铋,并按照EJ/T 1035-2011[7]开展分析验证工作。各平行称取4个样品,标准除铋方法样品编号为YZTR-1~YZTR-4,717树脂除铋方法样品编号为YZTR-5~YZTR-8。对于比对样品,通过2015年(IAEA-TEL-2015-04)和2016年(IAEA-TEL-2016-04)连续两年的IAEA国际比对活动对717树脂除铋的方法进行了验证,具体分析流程参照EJ/T 1035-2011[7]。
结果 1、锶、钇、铋去除实验若流出液中有Bi3+存在,则瞬间会有棕色的Bi2S3沉淀生成,因此硫化钠溶液对Bi3+有很好地指示作用。实验发现,未有肉眼可见的Bi2S3沉淀生成,表明717树脂可以有效定量除铋。锶和钇在流出液中的化学回收率分别达到(98.6±0.8)%和(98.5±0.7)%,表明717树脂在实现有效除铋的同时对锶和钇基本不会形成截留,不影响目标核素的分析测量。实验结果列于表 1。
2、加标土壤分析验证标准除铋方法的90Sr分析结果为31.5~35.7 Bq/kg,与理论值之间的相对标准偏差[公式(1)]为3.96%~17.80%,均为正偏差,可以看出残留铋对90Sr测量结果的影响。717树脂除铋方法的90Sr分析结果为29.4~32.1 Bq/kg,与理论值之间的相对标准偏差为-2.97%~5.94%,其准确度和精密度均要优于标准除铋方法。验证结果列于表 2。
$ {\rm{Bia}}{{\rm{s}}_{{\rm{relative}}}} = \frac{{{\rm{Valu}}{{\rm{e}}_{{\rm{reported}}}}{\rm{ - Valu}}{{\rm{e}}_{{\rm{target}}}}}}{{{\rm{Valu}}{{\rm{e}}_{{\rm{target}}}}}}{\rm{ \times 100\% }} $ | (1) |
![]() |
表 2 加标土壤分析验证结果(Bq/kg) Table 2 Verification and comparison of analytical results of spiked soil samples(Bq/kg) |
式中,Biasrelative为分析值与理论值或报出值与目标值的相对标准偏差;Valuereported为分析值或报出值;Valuetarget为理论值或目标值。
3、IAEA国际比对样品验证共比对了3组样品,其中90Sr的报出值与目标值的相对标准偏差为3.40%~7.09%,明显低于比对活动所要求的最大可接受偏差,最终评判结果均为可接受(A)。验证结果列于表 3。
![]() |
表 3 利用IAEA比对样品对717树脂除铋方法的验证结果 Table 3 Verification of bismuth removal by anion exchange resin by using IAEA test samples |
讨论
本文研究了在90Sr以标准方法分析过程中,采用国产717树脂除铋时对锶、钇和铋的交换吸附效果。实验结果表明,该树脂可稳定实现铋的定量去除,同时对于锶和钇基本没有交换吸附,且除铋时的溶液体系与标准分析方法解吸钇的体系相同,均为6 mol/L硝酸溶液体系,即将钇从萃淋树脂上解吸下来以后,加入一定量的稳定铋载体,搅拌均匀即可通过717树脂柱实现快速除铋的目的。与EJ/T 1035-2011标准推荐的硫化铋沉淀除铋方法相比,克服了重复性和稳定性差的缺点,操作更为简便,可推荐在90Sr常规分析检测中予以应用。
日常分析工作中发现,其他介质(如气溶胶等样品)中也有210Bi的存在,且含量水平可能较高。因此,为了确保分析结果的准确可靠,建议在其他介质分析过程中增加210Bi的去除步骤。
利益冲突 无
作者贡献声明 李周负责方案策划、数据分析和论文撰写;李鹏翔、马旭媛负责实验分析;宋沁楠、高泽全负责样品准备和前处理;韩玉虎、任晓娜负责方案策划和技术指导
[1] |
Vajda N, Kim CK. Determination of radiostrontium isotopes: a review of analytical methodology[J]. Appl Radiat Isot, 2010, 68(12): 2306-2326. DOI:10.1016/j.apradiso.2010.05.013 |
[2] |
李周, 李鹏翔, 高泽全, 等. 环境样品中90Sr和239+240Pu的联合分析[J]. 核化学与放射化学, 2015, 37(1): 31-36. Li Z, Li PX, Gao ZQ, et al. Joint analyses of 90Sr and 239+240Pu in the environmental samples[J]. J Nucl Radiochem, 2015, 37(1): 31-36. DOI:10.7538/hhx.2015.37.01.0031 |
[3] |
United Nations Scientific Committee On the Effects of Atomic Radiation. Exposures and effects of the Chernobyl accident (Annex J)[R]. New York: United Nations, 2000.
|
[4] |
United Nations Scientific Committee Onthe Effects of Atomic Radiation. Sources and effects of ionizing radiation (Annex D)[R]. New York: United Nations, 2008.
|
[5] |
Steinhauser G, Brandl A, Johnson TE. Comparison of the Chernobyl and Fukushima nuclear accidents: a review of the environmental impacts[J]. Sci Total Environ, 2014, 470-471: 800-817. DOI:10.1016/j.scitotenv.2013.10.029 |
[6] |
国家环境保护部. HJ 815-2016水和生物样品灰中锶-90的放射化学分析方法[S]. 北京: 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2016. Ministry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HJ 815-2016 Radiochemical analysis of Strontium-90 in water and ash of biological samples[S]. Beijing: China Environmental Press, 2016. |
[7] |
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 EJ/T 1035-2011土壤中锶-90的分析方法[S]. 北京: 中国标准出版社, 2011. National Administration of Science Technology and Industry for National Defense. EJ/T 1035-2011 Analytical method for strontium-90 in soil[S]. Beijing: Standards Press of China, 2011. |
[8] |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GB 14883.3-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放射性物质锶-89和锶-90的测定[S]. 北京: 中国标准出版社, 2016. National Health and Family Planning Commission. GB 14883.3-2016 National food safety standard examination of radioactive materials for foods general[S]. Beijing: Standards Press of China, 2016. |
[9] |
易瑞士, 田世龙, 王玉琴. 离子交换树脂比色法测定天然水中微量铋[J].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89, 25(1): 145-147. Yi RS, Tian SL, Wang YQ. Ion-exchanger colorimetric determination of bismuth in natural water[J]. J Lanzhou Univ (Nat Sci), 1989, 25(1): 145-147. DOI:10.1007/BF029431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