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2019, Vol. 39 Issue (6): 454-459   PDF    
2016年广东省临床核医学基本状况调查
崔凡 , 邹剑明 , 谭展 , 黄伟旭 , 贾育新 , 刘小莲 , 刘彦兵 , 吴自香     
广东省职业病防治院放射卫生防护所, 广州 510300
[摘要] 目的 调查广东省各地区临床核医学诊疗基本情况,评估临床核医学应用过程中的职业人员与公众的辐射照射风险,探讨防控辐射风险对策。方法 成立广东省临床核医学基本信息调查组,采用问卷普查及现场抽查形式,对全省核医学科工作人员、设备、核医学诊疗核素和人次、工作人员个人剂量水平以及医院放射防护管理措施等进行了调查。结果 2016年广东省开展核医学放射诊疗单位共71家,从业人员733人,核医学科工作人员人均年有效剂量为(0.55±0.66)mSv/年。全省核医学设备189台,其中SPECT/CT 59台(含SPECT 5台),PET/CT 28台,甲状腺功能仪54台。使用核素总量1.15×108 MBq,其中99Tcm为7.39×107 MBq,18F为2.38×107 MBq,131I为1.70×107 MBq。全年核素诊疗325 903人次,平均频度为2.97人次/千人口。结论 近20年,广东省临床核医学得到飞速发展,21个市中18个市设立了核医学科;核素使用量比1998年增长了414%,核素诊疗年频度比1998年增长了111%。临床核医学的发展增加了职业人群、公众的潜在辐射照射及环境污染的风险,规范核医学科放射性药品的使用及排污管理是将来医用辐射管理的关注重点。
[关键词] 核医学     放射性     非密封源     核素     调查    
Survey of nuclear medicine practice in Guangdong in 2016
Cui Fan, Zou Jianming, Tan Zhan, Huang Weixu, Jia Yuxin, Liu Xiaolian, Liu Yanbing, Wu Zixiang     
Institute of Radiation Hygiene and Protection, Guangdong Province Hospital for Occupational Diseas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Guangzhou 510300, China
Fund programs: Radiation Monitoring and Risk Prediction of Drinking Water Sources in Guangdong (Guangdong Cainong[2016]91)
Corresponding author: Zou Jianming, Email:zjm990916@126.com
[Abstract] Objective To survey the basic situation of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in clinical nuclear medicine across Guangdong province, evaluate the risks of exposure to the radiation workers and public and explore the countermeasures to control radiation exposre. Methods A survey team was set up to survey, by filling questionnaires, the basic information on nuclear medicine practices for workers, equipment, radionuclide, frequency and dose to workers and radiation protection measures. Results A total of 71 nuclear medicine institutions was involved in the survey with 733 radiation workers in 2016 in Guangdong. The average annual effective dose to nuclear medicine workers was (0.55±0.66) mSv per year. The total pieces of nuclear medical equipment was up to 189 in 2016 including 59 SPECT/CT scanners (5 SPECT), 28 PET/CT scanners and 54 thyroid scanners. Total activity of 1.15×108 MBq in radiopharmaceuticals was used in 325 903 examinations and treatments with the number of frequency of 2.97 examinations per 1 000 population. Concluions There have been a rapid progress in practice of nuclear medicine over the past 20 years in Guangdong province with departments of nuclear medicine set up in 18 of 21 cities. Compared with 1998, the activity in radiopharmaceuticals used has increased by 414% in 2016 and the number of frequency of examination and treatment has increased by 111%. The rapid expansion of nuclear medicine practice has also caused potential risks of radiation to the public and environment.
[Key words] Nuclear medicine     Ionizing radiation     Unsealed source     Radionuclide     Survey    

临床核医学是利用非密封源进行诊断和治疗疾病的医学学科,随着现代核医学设备的发展,放射性药物的研发,技术方法的进步,核医学的诊疗人次也在不断增加[1]。临床核医学为人类疾病诊断和治疗带来巨大利益的同时,对工作人员和公众也会造成潜在辐射照射风险。美国国家辐射防护和测量委员会(NCRP)在2005—2007年对全美的核医学发展情况做了详细的统计调查[2];欧盟也在2010年对其成员国的核医学诊疗情况做了详细调查[3];日本自1982年以来,每5年都会对本国的核医学诊疗状况做一次调查整理[4];中华医学会核医学分会每两年开展一次核医学普查工作,但未见针对广东省核医学情况的深入调查,特别是放射防护情况调查。本研究团队于2017年对广东省内开设核医学科的71家医院进行了调查,报道如下。

资料与方法

1.研究对象:广东省2016年开展临床核医学的所有71家医疗机构。

2.研究方法

(1) 普查:通过发函、医院填写现场调查表以及电话查询等方式,对2016年全省核医学科工作人员、设备、核医学诊疗核素和人次,工作人员个人剂量水平以及医院放射防护管理措施等进行资料收集,调查时间截止点为2016年12月31日。

(2) 抽查:按照核医学卫生防护标准(GBZ 120-2006)[5]规定,根据普查反馈的各医院使用放射性核素加权活度,对临床核医学工作场所进行分类。结果显示,我省医疗机构临床核医学科共有Ⅰ类工作场所22家、Ⅱ类45家、Ⅲ类4家,Ⅰ类、Ⅱ类、Ⅲ类工作场所的数量比约为5 :11 :1。为评估核医学科工作人员受照剂量水平,调查组按不同类别(Ⅰ类,Ⅱ类,Ⅲ类)医院的数量比例,选取珠三角及粤东地区抽样,采取分层随机抽样的方式抽取17家(Ⅰ类5家,Ⅱ类11家,Ⅲ类1家)医院样本,调取样本医院共计218名核医学科工作人员的职业外照射个人剂量监测(采用热释光剂量测量方法)结果进行统计调查;为确保结果准确性,采取系统抽样的方式对部分单位进行普查情况现场核实。

3.质量控制措施:仔细核对调查问卷内容,发现异常数据马上与医院进行电话核实,同时采用系统抽样的方式抽取部分医院进行现场核实。

4.统计学处理:使用SPSS 23.0软件进行分析。对工作人员外照射个人剂量数据经正态性检验符合正态分布,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进行组间比较。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1.开展核医学诊疗单位的基本情况:所有单位均及时提供了调查所需资料, 回复率100%。结果显示,广州地区开展核医学诊疗单位共25家,核医学资源与珠三角(不含广州市)核医学资源相当,省内占比35.2%;除广州市外,珠三角其余8市开展核医学诊疗单位27家, 粤西地区11家,粤东地区6家,粤北地区2家。广东省医疗机构临床核医学科存在分布不均衡问题,经济发达的珠三角以27.5%的面积集中了全省73.2%的核医学机构,而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粤西、粤东和粤北地区则只占少部分资源,部分地市甚至未开设核医学机构。广东省每百万人口拥有核医学机构的水平为0.65家/百万人,广州市为广东省平均水平的2.7倍(1.79家/百万人),粤西地区与珠三角地区(不含广州市)次之,与广东省平均水平相当,粤东和粤北地区最少,广东省临床核医学单位地区具体分布见表 1

表 1 广东省临床核医学单位地区分布情况 Table 1 Regional distribution of clinical nuclear medicine units in Guangdong province

2.核医学科放射工作人员情况

(1) 核医学科放射工作人员数量及分布情况:广东省核医学科现有放射工作人员733人,每百万人口拥有核医学放射工作人员6.7人。广东省核医学科放射工作人员分布情况同核医学机构分布情况基本一致,亦存在分布不均衡问题。每百万人口拥有核医学工作人员数以广州市(25.99人/百万人)最高,为广东省平均水平的3.9倍;粤西地区以及珠三角其余8市基本处在同一水平;粤东地区及粤北地区最低。核医学工作人员中,以医师最多,技师次之。具体统计情况列于表 23

表 2 2016年广东省临床核医学工作人员地区分布 Table 2 Regional distribution of clinical nuclear medicine workers in Guangdong province in 2016

表 3 2016年广东省各地区每百万人口核医学相关工作人员数(×10-6) Table 3 Number of nuclear medicine workers per million population in Guangdong province in 2016(×10-6)

(2) 核医学科放射工作人员受照剂量水平:本次抽查的218名工作人员人均年有效剂量为(0.55±0.66)mSv/年,个人受照剂量 < 5.00 mSv/年者占总监测人数的99.6%。218人中,有1名工作者年有效剂量超过了国家规定的调查水平(经核查超标原因为操作过程中未按照要求穿戴个人防护用品),为5.02 mSv/年。其余217人均低于5 mSv/年的调查水平。

3.广东省临床核医学设备:广东省核医学设备统计结果列于表 4,各地区每百万人口核医学设备数列于表 5。由表 4可知,广东省各医院拥有临床核医学设备共计189台,珠三角地区137台,占设备总数的72.5%。比较表 5结果可知,目前,SPECT/CT,甲状腺功能仪,PET/CT为广东省临床核医学中应用最多的设备。我省目前共有PET/CT 28台,省内PET/CT主要集中在珠三角地区(共计22台,占比78.6%)。全省共有医用回旋加速器8台,有6台集中在广州地区,其余两台则分布在珠三角(不含广州)地区及粤西地区。

表 4 2016年临床核医学设备地区分布统计表 Table 4 Regional distribution of clinical nuclear medicine equipment in 2016

表 5 2016年广东省各地区每百万人口核医学设备数 Table 5 Number of nuclear medicine equipment per million population in Guangdong province in 2016

4.放射性核素的使用情况:广东省核医学使用放射性核素的总活度为1.15×108 MBq,2016年全省核素诊疗325 903人,核素诊疗年频度为每千人口诊疗2.97人次,用量最多的核素为99Tcm18F和131I,诊疗病人最多的核素为99Tcm14C和18F。14C主要应用于尿素呼吸试验(14C-UBT), 但由于该核素用量很小,基本可以忽略其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核素使用详细情况见表 6表 7中列出了几种临床应用较多的核素地区使用分布,由表 7可知,广州市核素用量6.27×107 MBq,占全省的54.7%;珠三角地区其余8市的使用量3.54×107 MBq,占全省的30.9%。

表 6 2016年广东省临床核医学使用核素用量及诊疗人数 Table 6 Dose of radionuclides used in cclinical nuclear medicine and number of patients diagnosed or treated in Guangdong province in 2016

表 7 2016年临床核医学使用几种重要核素地区分布(MBq) Table 7 Regional distribution of several important radionuclides used in clinical nuclear medicine in 2016(MBq)

5.核医学放射卫生防护情况:71家核医学单位,37家单位配备γ射线巡测仪,共计66台;71家单位配备了放射性表面污染监测仪,共计100台;60家单位配备给药防护屏(车),共计108台。同时70家单位为工作人员配备了个人放射防护用品(如铅橡胶手套、帽子、颈套、围裙、眼镜和铅衣等),放射工作人员防护用品的配置率已达到98.6%。

71家单位对核医学废物都有管理制度,内容涉及不同状态(固体、液体和气体)废弃物的收集、储存和处理排放。本次调查的71家单位中,65家医院明确写明设有衰变池,核医学产生的废水和患者的排泄物会统一排放至衰变池,待衰变时间达到10个半衰期,再做排放处理;同时,对于固体废物医院也都会进行分类储存,待10个半衰期后作普通医疗废物处理。

71家单位在核素诊疗前都会对患者进行放射性危害及防护的口头或书面告知,如提醒患者多喝水加速排泄,服药后尽量远离其他公众(尤其是孕妇和儿童)等,以尽量减少患者及其他公众的受照剂量。

讨论

近20年,广东省临床核医学得到飞速发展。同1998年“九五”期间的调查相比,2016年广东省开展核医学诊疗单位数量增长44.9%(22家)[7],放射工作人员人数增长106%(377人),每百万人口拥有核医学放射工作人员数增长了34.0%(1.6人/百万人)[7],核医学使用放射性核素的总活度增长了414%[7]

2016年核素诊疗平均频度为2.97人次/千人口,比1998年(1.401人次/千人口)增长了111%[7],介于联合国原子辐射效应科学委员会(UNSCEAR)2008报告中的第I类医疗保健水平国家(19.47人次/千人口)和Ⅱ类医疗保健水平国家(1.14人次/千人口)之间,但低于世界平均水平(5.1人次/千人口)[8];同时低于上海市2008年临床核医学诊疗频度(7.064人次/千人口)[1],但高于银川市2014年核医学诊疗频度(1.4人次/千人口)[9]。省内核医学资源高度集中的广州市,核医学诊疗频度为22.29人次/千人口,已超过联合国原子辐射效应科学委员会(UNSCEAR) 2008版报告中I类保健水平国家的平均水准, 也超过了2010年欧盟国家核医学的平均诊疗频度(15.0人次/千人口)[3], 但远远低于2005年美国核医学诊疗频度(58.1人次/千人口)[2]。广东省PET/CT人口分布水平为0.25台/百万人口,高于2010年全国水平(0.15台/百万人口),但仍低于美国2010年6.7台/百万人口的分布水平。

我省核医学区域发展存在不平衡问题[10],核医学资源主要集中在经济发达的珠三角地区。以核医学工作人员人数、仪器设备数量以及使用核素总活度为衡量标准,广州一市又集中了珠三角地区一半以上的核医学资源。广州市2016年诊疗频度已经超过欧盟2010年的平均诊疗频度,这与医疗护理水平不断提升有关,但也可能与来自广州市外其他地区患者就诊有关。

本次调查的218名核医学工作人员人均年有效剂量(0.55±0.66) mSv/年,与2015年全国核医学科人员人均年有效剂量0.54 mSv/年[11]基本一致,但低于广东省2003—2012年核医学科人均年有效剂量(0.86±0.17) mSv/年[12],表明核医学工作人员的防护水平正在不断提高;UNSCEAR 2008年报告书中给出了2002年全球核医学科工作人员年平均有效剂量为0.7 mSv/年[8],本次调查结果略低于此水平,究其原因,可能与工作人员防护水平不断提高有关,或未能进行内照射监测所致;与国内其他省市比较,广东省核医学科工作人员的年有效剂量低于山东省、黑龙江省、南通市[12]的个人剂量,但高于北京市核医学工作人员年有效剂量[13]

核医学科工作人员的人均年有效剂量,在医用辐射类放射工作人员(含诊断放射学、牙科放射学、核医学、放射治疗、介入放射学和其他6类职业类别)中居首位[11],与非医用辐射类放射工作人员相比,本省核医学工作人员人均年有效剂量与本省核电站工作人员年人均有效剂量0.56 mSv/年[14]趋于一致, 但高于工业辐照的0.14 mSv/年[13]、核仪表 0.29 mSv/年[13]等行业。随着核医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使用放射性核素总量随之大幅度增加,核医学从业人员的辐射风险也会随着增加,加强工作人员的放射防护安全意识和提高操作技能是必要的。

核医学工作人员在相关操作过程中存在发生内照射的风险,因此,准确评估核医学科工作人员的受照剂量,应对在有摄入放射性核素风险控制区的人员进行常规的内照射监测。但由于国内内照射监测技术尚不成熟,内照射监测方法尚无统一标准,本次调查暂未涉及工作人员内照射监测,此处只讨论了外照射个人剂量情况,操作人员内照射剂量有待进一步研究。

广东省用量最多的核素为18F、99Tcm131I,但由于前两种核素半衰期短且单次给药活度不高,对公众和环境造成影响的几率低,基本上不会造成影响。2016年广东省131I用量为1.70×107 MBq,而131I的有效半衰期较长且发射的γ射线能量较高且甲状腺特异性聚集,已成为对公众和环境照射风险最大的核素,特别是大量使用131I的广州市和珠三角地区,尤其应加以关注。

调查资料显示,各单位都制定有较完整的放射防护管理制度,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尚存在执行不严问题,如有些单位衰变池维护不到位,不能保证正常工作,也有些机构对病人管理松懈,甲癌131I门诊治疗或未严格执行出院控制水平,导致环境污染和公众的不合理照射。因此,规范核医学科放射性药品的使用及排污管理是将来医用辐射管理的关注重点。

利益冲突
作者贡献声明 崔凡负责调查表设计、数据整理、论文起草;邹剑明负责调查方向选择、课题设计;谭展、黄伟旭负责现场调查工作;贾育新、刘小莲负责工作人员外照射剂量的检测;刘彦兵、吴自香负责数据的整理
参考文献
[1]
易艳玲.临床核医学诊疗中的辐射剂量与防护研究[D].上海: 复旦大学放射医学研究所, 2012.
Yi YL. Radiation dosimetry and radiation protection in clinical nuclear medicine procedures[D]. Shanghai: Institute of Radiation Medicine, Fudan University, 2012.
[2]
Mettler FA, Bhargavan M, Thomadsen BR, et al. Nuclear medicine exposure in the United States, 2005-2007 preliminary results[J]. Seminars Nucl Med, 2008, 38(5): 305-402. DOI:10.1053/j.semnuclmed.2008.05.004
[3]
European Commission. Medical radiation exposure of the European population, part 1/2[EB/OL]. https://ec.europa.eu/energy/sites/ener/files/documents/RP180.pdf, 2014.
[4]
Seigo K, Yasuo K, Kentaro I, et al. Nuclear medicine practice in Japan:a report of the seventh nationwide survey in 2012[J]. Ann Nucl Med, 2014, 28(10): 1032-1038. DOI:10.1007/s12149-014-0893-y
[5]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GBZ 120-2006核医学卫生防护标准[S].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6.
Ministry of Health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GBZ 120-2006 Radiological standards for clinical nuclear medicine[S]. Beijing: People's Medical Publishing House, 2006.
[6]
中华医学会核医学分会. 2016年全国核医学现状普查结果简报[J]. 中华核医学与分子影像杂志, 2016, 36(5): 479-480.
Chinese Society of Nuclear Medicine. Abrief report on the results of the national survey of nuclear medicine in 2016[J]. Chin J Nucl Med Mol Imag, 2016, 36(5): 479-480. DOI:10.3760/cma.j.issn.2095-2848.2016.05.024
[7]
杨宇华, 杨浩贤, 贾育新. 广东省临床核医学医疗照射水平调查[J]. 中国辐射卫生, 2004, 13(2): 135-136.
Yang YH, Yang HX, Jia YX. Investigation of clinical and medical radiation level in Guangdong province[J]. Chin J Radiol Health, 2004, 13(2): 135-136. DOI:10.3969/j.issn.1004-714X.2004.02.030
[8]
United Nations Scientific Committee on the Effects of Atomic Radiation. Sources and effects of ionizing radiation[R]. New York: NCRP, 2010.
[9]
孙彦玲, 卢桂才, 李鸿成, 等. 宁夏地区医疗照射频率水平调查分析[J].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2016, 36(10): 757-760.
Sun YL, Lu JC, Li HC, et al. Investigation of the frequency of medical radiation exposure in Ningxia region[J]. Chin J Radiol Med Prot, 2016, 36(10): 757-760. DOI:10.3760/cma.j.issn.0254-5098.2016.10.008
[10]
向贤宏, 谭国胜, 梁焯华, 等. 广东省CT、PET-CT配置现状调查及平衡分析[J]. 临床医学工程, 2013, 20(5): 629-631.
Xiang XH, Tan GS, Liang ZH, et al. Theinvestigation of CT, PET-CT in Guangdong province and the analysis of balance[J]. Clin Med Engineer, 2013, 20(5): 629-631. DOI:10.3969/j.issn.1674-4659.2013.05.0629
[11]
邓君, 王拓, 范胜男, 等. 2015年我国医用放射工作人员职业性外照射个人剂量水平与分析[J]. 中国辐射卫生, 2017, 26(4): 398-400.
Deng J, Wang T, Fan SN, et al. Results and analysis on individual dose level of occupational external exposure to radiation for medical radiation workers in China in 2015[J]. Chin J Radiol Health, 2017, 26(4): 398-400. DOI:10.13491/j.cnki.issn.1004-714x.2017.04.004
[12]
李明芳, 张素芬, 贾育新, 等. 2003-2012年广东省放射治疗和核医学工作人员受照剂量水平分析[J]. 中国职业医学, 2014, 41(5): 527-529.
Li MF, Zhang SF, Jia YX, et al. Analysis on external exposure dose level of radiotherapy and nuclear medicine workers in Guangdong province, 2003-2012[J]. Chin Occup Med, 2014, 41(5): 527-529. DOI:10.11763/j.issn.2095-2619.2014.05.009
[13]
关坤. 2014-2016年北京市海淀区放射工作人员外照射个人剂量监测结果分析[J]. 中国工业医学杂志, 2017, 30(6): 467-469.
Guan K. Analysis on monitoring results of individual dosage of external irradiation in radiation exposed workers of Haidian district in Beijing city from 2014 to 2016[J]. Chin J Ind Med, 2017, 30(6): 467-469. DOI:10.13631/j.cnki.zggyyx.2017.06.026
[14]
樊治国, 问清华, 李睿容, 等. 大亚湾核电站1994~2002年职业性照射个人剂量监测和评价[J]. 辐射防护, 2004, 24(3-4): 206.
Fan ZG, Wen QH, Li RR, et al. Assessment of individual dose from occupational exposure at GNPS(1994~2002)[J]. Radiat Prot, 2004, 24(3-4): 206.
[15]
宋培峰, 王晓涛, 陈栋梁, 等. 医院核医学科辐射安全与防护管理应注意的问题及对策探讨[J]. 辐射防护通讯, 2011, 31(4): 16-18.
Song PF, Wang XT, Chen DL, et al.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in management of radiation safety and protection at nuclear medicine department of hospitals[J]. Radiat Prot Bull, 2011, 31(4): 16-18. DOI:10.3969/j.issn.1004-6356.2011.04.006
[16]
杨浩贤, 梁绵英, 谭光享, 等. 广东省核医学科工作场所放射卫生防护现状分析[J].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2010, 10(15): 2880-2883.
Yang HX, Liang MY, Tan GX, et al. Radiation protection in nuclear medicine department in Guangdong province[J]. Prog Mod Biomed, 2010, 10(15): 2880-2883.
[17]
赵萌.接受放射性药物诊断与治疗人员对公众影响的防护要求[D].衡阳: 南华大学, 2014.
Zhao M. The public radiation influencing protection requirements of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for patients using radiopharmaceuticals[D]. Hengyang: University of South China, 2014. http://cdmd.cnki.com.cn/Article/CDMD-10555-1014396881.htm
[18]
邓飞, 陈文涛, 李灵娟, 等. 蒸发浓缩γ谱测量珠江广州段水中131I[J]. 辐射防护通讯, 2014, 34(2): 16-19.
Deng F, Chen WT, Li LJ, et al. Measurement of 131I in water of Pearl River in Guangzhou by evaporation concentration using Gamma spectrum[J]. Radiat Prot Bull, 2014, 34(2): 16-19. DOI:10.3969/j.issn.1004-6356.2014.02.005
[19]
王春梅, 郑海亮. 辐射防护在核医学科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实践分析[J]. 环境影响评价, 2016, 38(2): 85.
Wang CM, Zheng HL. Practical analysis of radiation protection in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of nuclear me dicine[J]. Environ Impact Assess, 2016, 38(2): 85. DOI:10.14068/j.ceia.2016.02.020
[20]
张灶钦, 耿继武, 林岚, 等. 广东省部分核医学诊疗工作场所辐射水平及人员受照剂量分析[J]. 中国辐射卫生, 2018, 27(1): 13-17.
Zhang ZQ, Geng JW, Lin L, et al. Analysis of radiation level and exposure dose of personnel in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workplace of nuclear medicine in Guangdong Province[J]. Chin J Radiol Health, 2018, 27(1): 13-17. DOI:10.13491/j.cnki.issn.1004-714x.2018.01.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