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X射线医学应用的不断发展和普及,X射线诊断在构成医疗照射这一最大的人工电离辐射照射源中占有最大份额,且有不断增加的趋势[1],其潜在的危险已引起了全社会的高度关注。放射诊断医疗照射频度调查作为了解放射诊断所致公众剂量负担的基础,在医疗照射水平调查研究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在20世纪末广东省参加了国家组织的“九五”期间医疗照射水平调查研究,这是全省至今最后一次进行的大规模医疗照射频度调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医疗卫生条件的快速提高,放射诊断医疗照射的频度必然会出现新的态势,为了解广东省放射诊断医疗照射的频度水平,做好医疗照射防护工作,加强放射卫生防护管理,本研究用抽样调查的方法,对广东省2016年放射诊断医疗照射频度情况进行调查与分析。
资料与方法1.调查对象:本调查采用分层典型抽样方法。根据广东省珠三角地区和粤东西北地区的21个地级市经济发展水平和地理位置,选取广东省的7个城市(广州市、惠州市、江门市、茂名市、梅州市、潮州市、肇庆市)作为抽样地区,其中广州市、惠州市、肇庆市、江门市作为珠三角地区的代表,梅州市、潮州市和茂名市作为粤东西北地区的代表。抽取一、二、三级医院数量比为2:1:1,调查医疗机构总数量56家,医院类型包括综合性医院、妇幼保健院、中医医院及肿瘤专科医院、基层卫生院。
2.调查内容:调查选取医疗机构的基本状况、所拥有的放射诊断设备概况和各类型放射诊断业务的频度情况。医疗机构的基本状况主要包括医疗机构名称、级别、2016年住院人数、2016年门急诊量、与放射诊断相关科室工作人员数量等。放射诊断设备概况主要包括设备的数量、型号、生产厂家、用途等。各类型放射诊断检查包括普通X射线诊断检查、CT诊断检查、介入放射学检查等。受检者年龄组划分按照联合国原子辐射效应科学委员会(UNSCEAR)报告[1],将已知年龄的分为3组,分别为“0~”、“16~”、“40~”。
3.调查方法:已建立信息管理系统的医疗机构,通过系统对年度的各类型放射诊断应用频度进行数据统计并记录;未建立信息管理系统的医疗机构,人工抄录各类型放射诊断检查登记本。
4.质量控制:调查前对调查员进行规范化培训;调查过程中对开展调查情况进行督导,协助调查单位解决调查当中出现的问题;调查资料回收后,进行仔细整理和审核,对出现逻辑错误或有遗漏的调查内容及时向相关医疗单位进行核实;对现场资料进行拍照记录,以备对现场记录的内容进行核对。
5.统计学处理:使用SPSS 22.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频度的估算:用调查样本的相关变量(医院总人次数、门急诊量、住院人数、放射工作人员数、放射诊断设备数)做多重线性回归分析,将方程R2>0.5,自变量P<0.05,且自变量共线性统计容差>0.1和VIF<10视为自变量对因变量影响有统计学意义,将有相关性的自变量拟合线性回归方程,然后用相应2016年的数据带入,得出总人次数,再除以总人口数(2016年广东省常住人口数为10 999万人[2]),得出频度值。
结果1.调查基本情况:本次调查医疗机构总数量56家,其中一级医院27家、二级医院17家、三级医院12家,分别占全部医院的48%、30%、22%。
2.各类型X射线诊断检查的样本人次与受检者性别、年龄分布
(1) 普通X射线诊断检查的样本人次与受检者性别、年龄分布:在普通X射线诊断检查的样本人次与受检者性别分布中,性别比例总体较为平均,男性受检者人次所占比例为45.55%,女性受检者人次所占比例为54.45%,女性比例略高于男性。受检者的检查类型与年龄分布结果列于表 1。由表 1可知,胸部摄影在所有普通X射线诊断检查中的样本人次所占比例最高,高达60.84%,而胆囊造影最小,所占比例为0.03%;在牙科摄影中,全景摄影的样本人次在3种牙科检查类型中所占比例最高,为2.04%,而口腔CT和口腔牙片摄影所占比例依次为1.01%和0.97%,其数量分布较为接近。在调查的年龄分组人次分布中,以“40~”组人次所占比例最高,构成比为47.95%,而人次占比最低的为“0~”组,构成比为16.93%;在牙科摄影的年龄分组中,以“16~”组人次所占比例最高。
![]() |
表 1 广东省7个抽样城市56家医院普通X射线诊断检查的样本人次与受检者年龄分布 Table 1 Sample number and age distribution of patients undergoing diagnostic X-ray examination in 56 hospitals in seven sample cities in Guangdong province |
(2) CT诊断检查的样本人次与受检者性别、年龄分布:在CT诊断检查的样本人次与受检者性别分布中,男性CT诊断检查人次所占比例为57.97%,女性为42.03%,男性比例高于女性。受检者的检查类型与年龄分布结果见表 2。由表 2可以看出,颅脑检查在CT诊断检查中的样本人次所占比例最高,为28.03%,其次是胸部和腹部检查,为22.62%和17.38%;血管CTA(外周)检查在CT诊断检查中的样本人次所占比例最小,为0.13%。在各年龄组的人次分布中,以“40~”组人次所占比例最高,构成比为65.41%,而人次占比最低的为“0~”组,构成比为10.04%。
![]() |
表 2 广东省7个抽样城市56家医院CT诊断检查的样本人次与受检者年龄分布 Table 2 Sample number and age distribution of patients undergoing CT diagnostic examination in 56 hospitals in seven sample cities Guangdong province |
(3) 介入放射学检查的样本人次与受检者性别、年龄分布:在介入放射学检查的样本人次与受检者性别分布中,男性介入放射学检查样本人次所占比例为51.02%,女性介入放射学检查样本人次所占比例为48.98%,男性比例略高于女性。受检者的检查类型与年龄分布结果列于表 3。由表 3可以看出,心血管介入在介入放射学检查中的样本人次所占比例最高,高达48.82%,其次是非血管介入和神经介入,为14.20%和13.70%;CT介入在介入放射学检查中的人次所占比例最小,为3.07%。在各年龄组的人次分布中,以“40~”组人次所占比例最高,构成比为75.64%;而人次占比最低的为“0~”组,为4.52%。
![]() |
表 3 广东省7个抽样城市56家医院介入放射学检查的样本人次与受检者年龄分布 Table 3 Sample number and age distribution of patients undergoing interventional radiological examination in 56 hospitals in seven sample cities of Guangdong province |
3.各类型X射线诊断检查样本人次在不同级别医院的分布
(1) 普通X射线诊断检查[JP2]样本人次在不同级别医院的分布:由调查的基本情况可知,所调查的一级医院数量占比为48%,约占调查医院数量的一半,虽然一级医院在调查数量上占明显优势,但从表 4可以看出,各类型普通X射线诊断检查的人次仍以分布在二级医院和三级医院为多,而且二级医院和三级医院在各种检查类型的人次上都远远超过一级医院,说明相对来说,一级医院的常规放射诊断应用人次较低。三级医院在所有常规放射诊断检查类型的人次为最高,说明其应用人次最高。在不同级别的医院中,胸部摄影检查的样本人次最多,胆囊造影检查的样本人次最少,说明胸部摄影检查的应用人次最多,胆囊造影检查的应用人次最少。
![]() |
表 4 广东省7个抽样城市普通X射线诊断检查样本人次在不同级别医院的分布 Table 4 Distribution of sample number of patients undergoing diagnostic X-ray examination in hospitals at different levels in seven sample cities of Guangdong province |
(2) CT诊断检查样本人次在不同级别医院的分布:从表 5可以看出,各类型的CT诊断检查样本人次仍集中在二级医院和三级医院,以三级医院最多。一级医院对部分CT诊断检查类型有缺失,如血管CT血管造影(CTA)检查、多部位扫描检查等。在各级别医院中,较高的CT诊断检查样本人次主要以颅脑、胸部、腹部为主,总体构成比分别为28.03%、22.62%和17.38%。血管CTA(外周)检查的样本人次最少,构成比为0.13%。
![]() |
表 5 广东省7个抽样城市56家医院CT诊断检查样本人次在不同级别医院的分布 Table 5 Distribution of sample number of patients undergoing CT diagnostic examination in 56 hospitals at different levels in seven sample cities of Guangdong province |
(3) 介入放射学检查样本在不同级别医院的分布:由于样本中的一级医院均无开展介入放射学检查,因此一级医院未纳入介入放射学检查的统计范围。从表 6可以看出,三级医院的各种检查类型人次均远超过二级医院的人次,说明三级医院的介入放射学检查应用人次较高。在两个级别的医院中,心血管介入是所有检查类型中样本人次最多的,构成比为48.82%;CT介入检查的样本人次最少,构成比为3.07%。
![]() |
表 6 广东省7个抽样城市56家医院介入放射学检查样本人次在不同级别医院的分布 Table 6 Distribution of sample number of patients undergoing interventional radiological examination in 56 hospitals at different levels in seven sample cities of Guangdong province |
4.估算全省普通X射线诊断检查频度:用调查样本的相关变量(各医院的总人次数、门急诊量、住院人数、放射工作人员数、普通X射线诊断设备数)做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有相关性的自变量为住院人数、放射工作人员数和普通X射线诊断设备数,所得线性回归方程(R2=0.912)为:
$ y = 0.912{x_1} + 722.647{x_2} + 6153.396{x_3} - 5789.111 $ | (1) |
式中,y为总人次数;x1为住院人数(P=0.006,共线性统计容差=0.149,VIF=6.696);x2为放射工作人员数(P=0.037,共线性统计容差=0.114,VIF=8.7771);x3为普通X射线诊断设备数(P<0.001,共线性统计容差=0.262,VIF=3.819)。广东省2016年全省住院人数为15 468 824人[2],在广东省2016年医用辐射监测网的数据中,从事放射工作的人员数为22 347人,普通X射线诊断设备数为7 560台,所以广东省2016年普通X射线诊断检查的总人次数为76 915 172.60次(95%CI:66 419 502.20~87 410 843.0),估算全省普通X射线诊断检查频度为699次/千人口。
5.估算全省CT诊断检查频度:用调查样本的相关变量(各医院的总人次数、门急诊量、住院人数、放射工作人员数、CT设备数)做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有相关性的自变量为住院人数、放射工作人员数和CT设备数,所得线性回归方程(R2=0.950)为:
$ \begin{array}{l} y = 0.402{x_1} + 726.888{x_2} + \\ 10\ 516.827{x_3} - 18\ 229.479 \end{array} $ | (2) |
式中,y为总人次数;x1为住院人数(P=0.033,共线性统计容差=0.238,VIF=4.194);x2为放射工作人员数(P<0.001,共线性统计容差=0.170,VIF=5.880);x3为CT设备数(P=0.031,共线性统计容差=0.207,VIF=4.832)。广东省2016年全省住院人数为15 468 824人[2],在广东省2016年医用辐射监测网的数据中,从事放射工作的人员数为22 347人,CT设备数为926台,所以广东省2016年CT诊断检查总人次数为32 185 888.02次(95%CI:27 501 086.64~36 870 689.40),估算全省CT诊断检查频度为293次/千人口。
6.估算广东省医用X射线诊断的总频度:全省2016年常规放射诊断检查频度与CT诊断检查频度的总和,即为2016年广东省医用X射线诊断的总频度。经估算,2016年常规放射诊断检查频度为699次/千人口,2016年CT诊断检查频度为293次/千人口,所以广东省医用X射线诊断的总频度为992次/千人口。
讨论本次放射诊断医疗照射频度调查,采用分层典型抽样的方法, 以有代表性的56家医疗机构为抽样调查样本,对样本放射诊断医疗照射的频度进行了统计与分析,用较少的投入对广东省放射诊断医疗照射的频度进行了估算:广东省2016年普通X射线诊断检查频度为699次/千人口,CT诊断检查频度为293次/千人口。广东省2016年医用X射线诊断的总频度为992次/千人口。此次调查还分析了各放射诊断业务样本人次与受检者的性别、年龄和在不同级别医院的分布情况,其结果对于了解现阶段广东省医疗照射的频度分布特点和人群频度分布的结构,进而估算以放射诊断为代表的医疗照射对现阶段人群的剂量负担,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在实际调查中,对于调取频度数据有一定的困难性:对于有信息管理系统的医疗机构,因考虑到信息的保密性和系统安全性等因素,均不允许插入外部的程序或者将数据拷贝给调查单位,通常只能由医院的信息统计科将所需数据统计出来,填入调查表中,这样数据的可靠性只能由医院保证。另一方面,对于没有建立信息管理系统的医疗机构,其各类型放射诊断应用频度资料均留存在检查登记本中,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和时间去统计数据,十分费力。建议相关部门逐步建立统一的信息管理系统,结合上报的数据,进行大数据分析,可以完善放射预警机制和现有的管理制度,进行相应的远程监控,这样才能正确引导合理应用放射诊断。
由于客观条件限制,本次调查结果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主要包括:本调查中介入学检查的样本量较少,用调查样本的相关变量(各医院的频度数、门急诊量、住院人数、放射工作人员数、介入设备数)做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时,相关变量均无统计学意义,故此次介入放射学检查频度无法估算。此外,2016年广东省医疗机构总数为1 381家,三级医院162家,二级医院390家,一级医院和未定级医院829家[2],本调查以广东省内医院分布情况、地区经济发展情况为抽样原则,同时考虑被调查单位配合度和调查工作的可行性,选取7个不同城市(广州市、惠州市、江门市、茂名市、梅州市、潮州市、肇庆市)的56家医疗机构作为调查样本,虽然抽样具有代表性,但由于在实际调查工作开展中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比如被调查单位不配合工作、所需调查数据丢失或不全、医院数据库无法访问等,导致选定的医疗机构有所调整,抽样医院数量比例与全省实际情况的比例会有一定的差别。此外,频度估算值会有一定的误差。首先,检查的人次数是以线性回归方程推算的结果,与实际值会有差别;其次,总人口数以常住人口数为代表,某些极端条件下的人口数可能未统计入内,导致结果会有偏差。虽然常住人口数的统计中已包含了流入人口数和流出人口数的考虑,但所统计人口要求的居住时间要半年以上,对于短期出差、旅行等流动人口未纳入在内,此部分会有偏差。
本调查结果表明,广东省放射诊断医疗照射频度水平已高于UNSCEAR统计的Ⅰ类医疗保健水平的国家或地区的应用频率水平[1]。常规放射诊断检查频度估算值为699次/千人口,远远高于广东省1998年X射线诊断应用频度水平(224.81次/千人口)[3],CT诊断检查估算频度值甚至远高于上海、江苏、宁夏等地区在近年来调查所得的地区频度水平[4-7]。由此可见,随着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放射诊断检查的应用频度在不断增长,面临各种X射线诊断受检者必将不断增加,因此,在强调和应用医疗照射正当化的同时,应大力加强受检者所受医疗照射的放射防护,尽可能减少公众集体剂量负担,同时应充分利用医疗资源,并强化不断增加的医疗照射的放射防护与安全,进行相应的宏观调控和监督管理,积极引导正确合理应用放射诊断,进一步促进放射诊断的合理应用。
志谢 感谢广州市职业病防治院、广州市番禺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惠州市职业病防治院、肇庆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江门市职业病防治所、茂名市职业病防治院、潮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梅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相关同志对调查中给予的支持利益冲突 本文不存在学术纷争,所有作者对文章发表情况均已知情;不存在与他人的经济利益或非经济利益冲突
作者贡献声明 谭展负责资料收集、整理、统计和论文撰写;邹剑明和黄伟旭组织协调、修改论文;余宏伟和瞿鹏翔协助资料收集和录入
[1] |
United Nations Scientific Committee on the Effects of Atomic Radiation. UNSCEAR 2008 report. Sources and effects of ionizing radiation[R]. New York: UNSCEAR, 2010.
|
[2] |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2017中国卫生和计划生育统计年鉴[M]. 北京: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 2017. National health and family planning commission. 2017China health and family planning statistical yearbook[M]. Beijing: Beijing Union Medical University Press, 2017. |
[3] |
杨宇华, 谭光享, 曾锡慎. 广东省X射线诊断医疗照射频率与剂量水平[J]. 中国职业医学, 2003, 30(6): 5-7. Yang YH, Tan GX, Zeng XS. The radiation frequency and dose level of medical exposure from diagnosis X-ray procedures in Guangdong province[J]. Chin Occup Med, 2003, 30(6): 5-7. DOI:10.3969/j.issn.1000-6486.2003.06.002 |
[4] |
高林峰, 姚杰, 郑钧正, 等. 上海市2007年X射线诊断的医疗照射应用频率及其分布[J]. 环境与职业医学, 2009, 26(6): 532-536. Gao LF, Yao J, Zheng JZ, et al. Frequency levels and distribution of medical exposure of diagnostic X-ray procedures in 2007 in Shanghai[J]. J Environ Occup Med, 2009, 26(6): 532-536. DOI:10.13213/j.cnki.jeom.2009.06.029 |
[5] |
王彬, 郑钧正, 高林峰, 等. 上海市医用X射线CT的应用频率及其分布研究[J]. 辐射防护, 2013, 33(2): 65-73, 119. Wang B, Zheng JZ, Gao LF, et al. Research on the application frequency and its distribution of medical diagnostic X-ray computed tomography in Shanghai[J]. Radiat Prot, 2013, 33(2): 65-73, 119. |
[6] |
杜翔, 王进. 江苏省2015年度放射诊断医疗照射频度调查与分析[J].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2017, 37(10): 771-776. Du X, Wang J.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on frequencies of medical exposure in radiological diagnosis in Jiangsu province in 2015[J]. Chin J Radiol Med Prot, 2017, 37(10): 771-776. DOI:10.3760/cma.j.issn.0254-5098.2017.10.010 |
[7] |
孙彦玲, 卢桂才, 李鸿成, 等. 宁夏地区医疗照射频率水平调查分析[J].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2016, 36(10): 757-760. Sun YL, Lu GC, Li HC, et al. Invetigation of the frequency of medical radiation exposure in Ningxia region[J]. Chin J Radiol Med Prot, 2016, 36(10): 757-760. DOI:10.3760/cma.j.issn.0254-5098.2016.10.0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