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全民对医疗保健的需求日益增加,放射诊疗技术在医学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和发展。据联合国原子辐射效应科学委员会(UNSCEAR)2008年报告,医疗照射已成为世界范围内最大的人工电离辐射来源(占95%以上),而X射线诊断所致受检者集体剂量则占医疗照射的90%以上[1]。因此,在发展放射诊疗技术为公众谋取福利的同时,加强医疗照射的防护已成为各界关注的焦点[2]。上海市最近一次的医疗照射水平数据来自于“十一五”期间开展的全市医疗照射水平调查[3]。为掌握近十年来上海放射诊疗发展的实际情况,本调查采用典型抽样的方式,对上海市2016年度49家放射诊疗机构开展X射线诊断应用频度调查。
资料与方法1.调查对象:本次调查选取上海市全部16个区,每个区按照医院级别,以典型抽样的方式,在开展放射诊疗的机构中,抽取三级医院、二级医院、一级医院各1家,由于长宁区无三级医院,故抽样中增加2家二级医院。共抽取49家医院作为调查对象,其中三级医院15家,二级医院18家,一级医院16家,调查范围覆盖每个被调查医院2016年度全年的X射线诊断活动。
2.调查内容:内容包括被调查医院的基本情况、各类型X射线诊断检查的人次。医院的基本情况包括医院级别、2016年门急诊量、2016年住院人数、开展X射线诊断检查科室的人员配置情况、放射诊疗设备配置情况(设备名称、生产厂家、设备型号、出厂编号、用途等)。
在调查X射线诊断人次的时候,按照X射线诊断的不同检查类型进行统计,并区分受检者性别和年龄组。X射线诊断的类型包括胸部摄影、胸部透视、四肢及关节摄影、颈椎摄影、胸椎摄影、腰椎摄影、骨盆及髋关节摄影、腹部摄影、胃肠造影、牙科摄影、乳腺摄影、胆囊造影、尿路造影、输卵管造影、体外碎石、颅脑CT、胸部CT、腹部CT、脊柱CT、盆腔CT、四肢CT、CT血管造影(CTA)、CT介入、多部位CT等23类。年龄组按照国际通用的UNSCEAR规定的3大年龄组划分,即“0~”、“16~”、“40~”[1]。
3.调查方法:依据全国方案的要求,制定上海的具体实施方案。召开全市16个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相关人员的项目启动会,宣贯调查的目的和意义,解读调查方案,开展方法培训,统一布置工作任务。全市各区按照统一要求,负责所在辖区的调查工作。按照方案要求,首先从医院信息系统读取检查人次数据,其次选择从人工记录中抄录(包括拍照后,人工录入)。根据获取的原始数据,进一步处理后,填入相应的调查表格。所有调查数据最终录入Excel表格进行计算和分析。
为提高调查数据质量,调查前,开展技术培训,统一调查标准;调查实施过程中,强化沟通和协调,不定期召开项目工作会议,反馈存在的问题,及时提供解决方案;抽调技术骨干,组成质量控制小组,开展现场督导,对调查表进行质量控制,发现问题及时与调查员和被调查机构沟通确认。
4.数据处理与分析:将所有调查数据录入Excel表格,并经双人核对。分析各检查类型的性别分布、年龄分布、不同级别医院各检查类型的构成比。按照医疗机构级别(三、二、一级),分别算出各级别医疗机构接受X射线诊断的人次,各级别人次相加即全市2016年度接受X射线诊断的总人次,以2016年上海市常住人口为基数,计算X射线诊断应用频度。计算公式:Fg=Fs/Ns×Nc。式中,Fg为全市某等级开展放射诊疗的医疗机构X射线诊断总频次;Fs为本调查中某等级开展放射诊疗的医疗机构X射线诊断频次;Ns为本调查中某等级开展放射诊疗的医疗机构数量;Nc为全市某等级开展放射诊疗的医疗机构数量。
结果1.调查的基本情况:调查的49家医院中,2016年门急诊量共33 290 998人次,住院人数共675 651人。放射工作人员1 414人,其中放射诊断816人,介入放射学305人,放射治疗134人,核医学88人,牙科放射学71人(表 1)。X射线诊断设备共393台,其中普通X射线机(包括X射线屏片机、X射线透视机、X射线胃肠机)33台,计算机摄影设备(CR)3台,数字摄影设备(DR)100台,移动式X射线机93台,牙科X射线机68台,乳腺X射线机18台,CT机42台,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设备(DSA)19台,其他X射线诊断设备(包括X射线碎石机、X射线骨密度仪)17台(表 2)。
![]() |
表 1 上海市49家医院基本情况 Table 1 Basic situation of the 49 surveyed medical institutions in Shanghai |
![]() |
表 2 上海市49家医院X射线诊断设备数 Table 2 Basic situation of X-raydiagnostic equipment in the 49 surveyed medical institutions in Shanghai |
2.调查样本性别分布:本次调查的样本共计4 442 662人次,其中接受普通X射线诊断的男性受检者共计2 233 831人次,占50.28%,女性受检者共计2 208 831人次,占49.72%,受检者男女比例1:0.99,性别分布较为平均(表 3)。
![]() |
表 3 上海市49家医院X射线诊断受检者性别比例 Table 3 Gender ratio of subjects in diagnostic X-ray procedures in 49 medical institutions in Shanghai |
3.调查样本年龄分布:表 4结果显示,“0~”组438 039人次,占9.86%;“16~”组1 314 642人次,占29.59%;“40~”组2 689 488人次,占60.54%。各种检查类型的受检者分布均呈现随年龄增加而增加的趋势,其中“40~”组所占比例最高。“0~”组以胸部摄影、四肢及关节摄影居多,占39.27%、26.15%;“16~”组以CT扫描检查、胸部摄影居多,占30.72%、25.17%;“40~”组以CT扫描检查、胸部摄影居多,分别占46.85%、18.15%。
![]() |
表 4 上海市49家医院X射线诊断受检者的年龄分布 Table 4 Age distribution of subjects in diagnostic X-ray procedures in 49 medical institutions in Shanghai |
4.调查样本中各种检查类型的分布情况:表 5结果显示,在各种检查类型的X射线诊断中,以CT扫描检查、胸部摄影、四肢及关节摄影、牙科摄影等类型检查所占比例居高,分别达到38.58%、22.31%、16.43%、11.57%。三级医院CT扫描检查、胸部摄影、四肢及关节摄影、牙科摄影在所有检查类型中所占比例为43.58%、18.36%、16.49%、11.37%。二级医院胸部摄影、CT扫描检查、四肢及关节摄影、牙科摄影在所有检查类型中所占比例为32.19%、25.41%、15.83%、13.51%。一级医院开展的检查类型主要以胸部摄影、四肢及关节摄影、腰椎摄影和颈椎摄影为主。所占比例最高的CT扫描检查中,依次为胸部、颅脑、腹部,分别达到14.00%、10.12%、7.28%。
![]() |
表 5 X射线诊断受检者在不同级别医院的检查类型分布情况 Table 5 Distribution of difference types of X-ray diagnostic imagingin various levels of medical institutions |
5.全市X射线诊断的应用频度估算:分别根据不同级别医院数量、门急诊量和住院人数估算全市X射线诊断的应用频度。2016年上海市开展放射诊疗的三级医院共计59家,二级医院共计118家,一级医院1 387家。2016年上海市常住人口2 419.7万[4]。本次调查医院数49家,其中三级医院15家,二级医院18家,一级医院16家。按不同级别医院数量分层估算,2016年全市接受X射线诊断约2 772万人次,其中CT扫描检查737万人次,牙科摄影254万人次,乳腺摄影17万人次。据此估算,上海市2016年度X射线诊断频度为1 228人次/千人口,其中CT扫描检查304人次/千人口,牙科摄影检查105人次/千人口,乳腺摄影检查7人次/千人口。
讨论截至2016年底,上海市有各种医疗卫生机构5 011家。全市共有卫生技术人员178 170人,平均7.36人/千人口。其中执业(助理)医师65 519人,平均2.71人/千人口。拥有床位133 445张,平均5.51张/千人口[5]。与UNSCEAR划分4类医疗保健水平国家或地区相比较,属于Ⅰ类地区水平[1]。
本调查结果表明,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医疗卫生事业也得到了飞速发展,全民对医疗保健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X射线诊断检查的年频度也在持续增加。上海市2007年X射线诊断的总频度为746人次/千人口[5]。以不同级别医院数量估算所得的全市X射线诊断应用频度为例,2016年X射线诊断总频度估算值约为1 228人次/千人口,是2007年的1.6倍,公众平均每年接受X射线诊断检查的次数约1.2次。国外相关研究表明,同期欧洲31个国家平均X射线诊断频度达到1 100人次/千人口(包括牙科摄影)[6]。这些数据和趋势说明,上海市已经属于Ⅰ级医疗保健水平,达到了发达国家的水平[1]。正如UNSCEAR等国际组织指出的,X射线诊断的医疗照射不仅是最大的人工电离辐射来源,而且必将不断增加[1]。本调查结果也印证了这点,因此,在放射诊疗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医疗照射防护在放射防护领域越来越重要。
近年来,先进的放射诊疗技术在医疗卫生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数字化的放射诊疗设备正逐步取代传统设备。尤其在经济发达的上海地区,DR、CT等数字化诊断设备已基本取代传统普通X射线机和CR等过渡型计算机数字设备,并且高端设备也有增加的趋势,如双源CT、能谱CT等越来越多在临床得以应用。调查结果也印证了这样的发展趋势,调查的393台放射诊断设备中,DR占25.45%,CT占10.69%,传统的普通X射线机和CR仅占8.40%和0.76%。
技术的发展,数字化X射线诊断设备的增加,使得不同类型X射线诊断检查的频度发生了明显的变化。CT检查的年频度显著增加,上海市2007年CT检查的年频度为111人次/千人口,占年总频度的14.9%[5]。以不同级别医院数量估算所得的全市X射线诊断应用频度为例,2016年CT检查的年频度估算值为304人次/千人口,占年总频度的24.79%,是2007年的2.74倍。调查同时发现,三级医院CT检查频次占其检查总频次的43.58%。国际放射防护委员会(ICRP) 87号报告[7]指出,CT的应用频度占X射线诊断总频度的11%的同时,其所导致的集体剂量却占X射线诊断的67%。CT检查频度的显著增加,无疑会造成集体剂量的增加。CT检查极大地提高了很多疾病的诊断质量,但其增加受检者个体和集体剂量的问题也不容忽视。在CT日益普及的今天,如何优化CT检查扫描条件,合理控制CT检查对受检者带来的照射剂量,其重要性和迫切性尤为突出。
另外值得关注的是,随着口腔医学的发展,近年来牙科X射线摄影明显增多,从2007年占比4.70%的35人次/千人口[5],上升至2016年的105人次/千人口,占比8.54%,年频度增加了1.99倍。尽管牙科摄影单次检查所致受检者剂量不大,但受检人数的不断增加,同样会增加人群的剂量负担。2007年乳腺摄影检查的年频度为8.04人次/千人口[5],2016年频度估算值为7人次/千人口,两次调查结果基本一致。
胸部透视检查比胸部摄影所致受检者剂量大得多,《放射诊疗管理规定》指出,应当尽量以胸部X射线摄影代替胸部荧光透视检查。经过多年的医疗照射防护宣传教育,临床上胸部摄影已基本替代胸部透视检查。调查结果显示,胸部透视频次仅占所有检查类型总频次的0.12%。这是医疗照射防护在放射防护领域取得的可喜成果。
上海市在“九五”和“十一五”期间开展过医疗照射水平的调查,此后的近10年间未开展过相关调查。相较于“九五”和“十一五”期间的普查,本次为抽样调查(抽样不包括民营医院和私立口腔诊所),受限于样本量、流动人口、医院分类等因素,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此外,上海市作为医疗资源相当丰富,医疗技术水平在全国领先的特大城市,其医院服务对象有相当大的部分来自于其他省市,X射线诊断受检者中有一定比例不是来自于本市,而在调查时没有进行区分,导致总体X射线诊断频度的高估。据少数医院调查数据,X射线诊断受检者中,非本市居民占30%左右。
总体来说,本调查对掌握上海市X射线诊断医疗照射水平现状、分析预测新形势下X射线诊断医疗照射的发展趋势,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同时,也带来很多有益的启示,尤其是数字化X射线诊断技术带来好处的同时,如何优化照射条件,合理控制受检者剂量,将成为X射线诊断医疗照射防护工作的重点。
利益冲突 无作者贡献声明 姚杰负责论文的撰写和修改;高林峰指导调查设计、数据审核和论文修改;钱爱君、王彬、蒋舟负责数据采集
[1] |
United Nations Scientific Committee on the Effects of Atomic Radiation. UNSCEAR 2008 Report. Sources and effects of ionizing radiation medical radiation exposures[R]. New York: UNSCEAR, 2010.
|
[2] |
郑钧正, 高林峰, 卓维海, 等. 上海市放射诊疗发展趋势与医疗照射防护研究[J]. 辐射防护, 2014, 34(5): 265-273. Zheng JZ, Gao LF, Zhuo WH, et al. A trend study on radiodiagnosis and radiotherapy and radiological protection for medical exposure in Shanghai[J]. Radiat Prot, 2014, 34(5): 265-273. |
[3] |
高林峰, 郭常义, 郑钧正, 等. 上海市"十一五"期间医疗照射水平调查[J]. 环境与职业医学, 2009, 26(6): 528-531. Gao LF, Guo CY, Zheng JZ, et al. Investigation on medical exposure level during the period of the "11th Five Year Plan" in Shanghai[J]. J Environ Occup Med, 2009, 26(6): 528-531. |
[4] |
上海市统计局. 2017上海统计年鉴[M]. 上海: 中国统计出版社, 2017. Shanghai Municipal Statistics Bureau. 2017 Shanghai statistical yearbook[M]. Shanghai: China Statistics Press, 2017. |
[5] |
高林峰, 姚杰, 郑钧正, 等. 上海市2007年医用X射线诊断的医用照射应用频度及其分布[J]. 环境与职业医学, 2009, 26(6): 532-536. Gao LF, Yao J, Zheng JZ, et al. Frequency levels and distribution of medical exposure of diagnostic X-ray procedures in 2007 in Shanghai[J]. J Environ Occup Med, 2009, 26(6): 532-536. |
[6] |
European Union. Medical radiation exposure of the European population[M]. Luxembourg: Publications office of the European Union, 2014.
|
[7] |
International Commission on Radiological Protection. ICRP Publication 87. Managing patient dose in computed tomography[R]. Oxford: ICRP, 20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