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2019, Vol. 39 Issue (12): 936-939   PDF    
泰安市介入放射学应用现状调查分析
王英 , 毛新刚 , 邱静     
泰安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辐射防护安全监测评价科 271000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of interventional radiology in Tai'an city
Wang Ying , Mao Xingang , Qiu Jing     
Radiation Protection Safety Monitoring and Evaluation Section, Tai'an 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Tai'an 271000, China

介入放射学已经迅速发展成为现代医学所不可或缺的诊断与治疗手段[1],但由于介入放射诊疗程序需较长时间的曝光,操作者必须在诊视床旁边长时间暴露在X射线下近台操作,导致介入放射学工作人员和患者接受的辐射剂量相对较大。随着适应证的越来越广泛,进行介入放射学诊疗的工作人员和患者成为一个接受较高辐射剂量的人群,引起了国际放射防护界的广泛关注[2]。泰安市在开展医疗机构医用辐射防护监测项目中,将介入放射诊疗作为重点内容,调查了全市介入放射诊疗设备及其应用等基本状况,获得介入放射学应用频率及其分布等资料,为进一步深入开展介入放射学的放射防护奠定基础。

一、资料与方法

1.调查对象:全面调查泰安市现有17家开展介入放射学业务的医疗机构。数据统计时间为2017年1月至12月。

2.调查内容:调查研究内容涵盖全市开展介入放射诊疗业务的各级医疗机构的基本信息,所配备介入放射诊疗设备概况,2017年介入放射学临床工作量以及相关分布等。各有关医疗机构的基本状况主要包括:医疗机构级别、职工总数、2017年门诊总人次数和住院人数、与介入放射学有关科室基本情况等。

介入放射诊疗设备的配备概况包括:介入放射诊疗设备的数量、型号、生产厂家、安装日期、使用日期、主要用途及使用情况和基本参数等。介入放射诊疗工作量方面,要求按不同介入放射诊疗类型,调查2017年每个月的诊治人次数。

3.调查方法:按照国家医疗机构医用辐射防护监测工作方案的要求,泰安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下发文件至各县市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由县市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发放至辖区内放射诊疗机构开展调查。在调查表的设计上,增加了介入放射学基本情况调查表和介入放射学应用频率调查表,形成了开展介入放射学业务医院的基本信息表、已配备使用的介入放射学设备状况信息表、各类介入放射学施行人次数的分类调查表等。

介入放射学的具体分类方法按照国家医疗机构医用辐射防护监测工作方案有关要求,并参照上海市介入放射学应用现状调查研究中介入放射学的主要类型划分[3],把目前泰安市开展介入放射学的主要类型划分为7大类,即:心血管介入、肿瘤介入、神经介入、外周血管介入、非血管介入、诊断介入、其他介入等。为便于准确调查统计,根据常见介入放射学实践,针对每一大类再细分多个子项,共计7大类25个子项。参照联合国原子辐射效应科学委员会(UNSCEAR)相关规范[4],各类介入放射学诊疗的年应用频率水平的计算,根据我国人口统计的有关规定,按惯例采用泰安市统计局公布的常住人口数据[5]为基数。

为统一标准,调查前举办了由各县市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相关人员参加的培训班。在现场调查中,对已实现计算机信息化管理的医院,直接调阅医院病案信息填表,汇总到Excel表格后进行分类统计。对于未实现计算机信息化管理的医院,调查员在医院有关人员协助下查阅病例登记本等资料,逐条记录填入相应表格。

4.质量控制措施:调查前举办培训班对调查员进行规范化培训;调查过程中对开展调查情况进行督导,协助调查单位解决调查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所有调查数据导入Excel表格作进一步整理分析;回收调查表后,进行仔细整理和审核,对出现的逻辑错误和遗漏项目及时与有关医疗单位进行核实。

5.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 24.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用率、构成比等指标对不同类型设备、人员构成、使用情况等进行统计描述。组间比较采用完全随机设计的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检验。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二、结果

1.泰安市开展介入放射诊疗现状基本情况

(1) 医疗机构情况:截至2017年底,泰安市共有17家医疗机构开展介入放射诊疗业务,其中三级医院8家,二级医院8家,一级医院1家;区域分布为城区6家,周边县市11家。三级医院主要分布在城区,二级医院多分布在周边县市,一级医院只有1家,主要开展心血管介入。

(2) 设备基本情况:全市共配备使用30台介入放射诊疗设备,分布在三级医院的18台占60%,分布在二级医院的11台占36.7%,一级医院仅有1台占3.3%;从设备类型看,X射线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机(DSA)16台占53.3%,周边介入型C型臂X射线机3台占10%,骨科C型臂X射线机11台占36.7%;从区域看,城区占46.7%,周边县市占53.3%。截至2017年底泰安市的常住人口数量为564.51万人[5],平均每百万人口配备介入放射诊疗设备5.3台。各级医院配置的不同设备类型数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级医院介入放射诊疗设备分布情况见表 1

表 1 2017年泰安市各级医院介入放射诊疗设备分布情况 Table 1 Distribution of interventional radiotherapy and treatment equipment in hospitals at various levels in Tai′an in 2017

目前,泰安市使用的介入放射诊疗设备,生产厂家来自国外的有美国通用10台、荷兰飞利浦6台、德国西门子4台、德国奇目3台,国产7台;国外设备占76.7%,国产仅占23.3%。各类介入放射诊疗设备的额定电压为100~150 kV,额定电流为5~1 250 mA。其中,额定电流>1 000 mA的,从医院级别看,三级、二级、一级医院分别占26.7%、10%、3.3%;从区域看,城区、周边县市各占20%。不同额定电流介入放射诊疗设备在不同等级医院、不同区域的分布差异均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2

表 2 不同额定电流介入放射诊疗设备分布情况 Table 2 Distribution of interventional radiology equipment at different rated current

(3) 科室分布:17家开展介入放射诊疗业务的医院中,有15家设置了独立的介入放射科或介入手术室,各相关业务科室均到介入放射科或介入手术室开展业务;有2家医院的介入诊疗业务设在影像科,未配备专职介入技师,配备了专职护理人员。

2.泰安市现有介入放射诊疗工作人员基本情况

(1) 岗位类别分布:泰安市现从事介入放射诊疗工作人员共362人,其中男性263人,占72.7%,女性99人,占27.3%。按岗位类别分,医师、技师、护士分别占82.0%、5.8%、12.2%,每百万人口介入放射诊疗医师53位;按医院等级分,三级医院占83.1%,二级医院占16.1%。各类介入放射诊疗工作人员在各级医院的分布见表 3

表 3 2017年泰安市介入放射诊疗工作人员岗位类别分布情况 Table 3 Distribution of job types of interventional radiology and treatment staff in Tai′an in 2017

(2) 职称及学历分布:从医技人员的职称看,三级医院副高级及以上职称人员占31.4%,二级医院占3.8%;三级医院中级医技人员占39.0%,二级医院占5.7%。从学历看,三级医院配备的博士、硕士、本科及大专人员分别占6.3%、39.3%、39.0%;二级医院无博士人员,配备的硕士、本科及大专人员分别占1.3%、13.5%。职称和学历在三级、二级医院的人数分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9.8、33.2,P < 0.05)。见表 4

表 4 介入放射诊疗医技人员职称及学历分布情况 Table 4 Distribution of medical titles and academic qualifications of medical technicians involved in radiology

3.施行介入放射诊疗年工作量医院等级分布:2017年泰安市各医院施行的介入放射诊疗共14 944例,其中三级医院12 406例,二级医院2 396例,一级医院142例。如按照17家医院计算年平均施行介入放射诊疗例数,全市各有关医院年平均为879例,三级医院是二级医院施行例数的5.2倍。按照介入放射诊疗设备统计施行手术量,全市平均每台介入放射诊疗设备年工作量为498例,三级医院设备年工作量是二级医院的3.2倍。如按照介入放射诊疗医师统计施行手术量,全市平均每位介入放射诊疗医师的年施行例数为51例,其中二级医院因配备介入放射诊疗医师少,平均每名医师工作量超过三级医院;因一级医院仅配备1名介入医师,工作量明显超二级、三级医院。见表 5

表 5 2017年泰安市介入放射诊疗工作量 Table 5 Practice in interventional radiology in Tai′an in 2017

4.泰安市介入放射诊疗应用频率及其分布

(1) 各类介入放射诊疗应用频率分布:2017年泰安市共开展介入放射诊疗总量为14 944例,其中心血管介入最多,占61.35%;其次是非血管介入占15.74%,肿瘤介入和神经介入占8.75%和8.45%,外周血管介入占4.22%,而诊断介入和其他介入仅占0.54%、0.94%。

以全市常住人口为基数,求得泰安市介入放射诊疗总应用频率为2.65人次/千人口。其中心血管介入1.63人次/千人口,非血管介入0.41人次/千人口,肿瘤介入0.24人次/千人口,神经介入0.23人次/千人口,外周血管介入0.11人次/千人口,而诊断介入和其他介入所占份额很小。可见各类介入放射学的手术治疗占绝大多数,尤其在心血管和非血管治疗上凸显优势。见表 6

表 6 2017年泰安市各类介入放射诊疗应用频率 Table 6 Frequency of interventional radiology in Tai′an in 2017

(2) 各类介入放射诊疗应用频率的各级医院分布:按医院等级统计2017年各医院施行各类介入放射学应用频率,并分别进行比较。在三级医院,施行例数占前3位的介入放射学类型分别是心血管介入、非血管介入和神经介入;在二级医院,占前3位的介入放射学类型是心血管介入、肿瘤介入和外周血管介入。各类介入放射诊疗应用在不同级别医院的人数分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836.479,P < 0.05)。见表 7

表 7 2017年泰安市各级医院各类介入放射诊疗应用频率分布 Table 7 Distribution of hospitals with interventional radiology at different levels in Tai′an in 2017

三、讨论

本次研究结果表明,泰安市介入放射诊疗工作人员构成比及应用频率受医院等级不同影响较大,三级医院介入放射诊疗人员职称学历层次明显高于二级医院,诊疗水平有明显优势,患者集中;介入放射诊疗设备在不同等级、不同区域医院的配置方面无明显差异。

调查显示,2017年泰安市每百万人口所拥有的介入放射诊疗医师53位和介入放射诊疗设备5.3台,与UNSCEAR 2008年报告书[6]所统计的世界I类医疗保健水平的国家或地区相比较,配备的介入放射诊疗医师数高于世界I类地区每百万人口的心脏介入医师40位;配备的介入放射诊疗设备明显低于世界I类地区每百万人口配备常规介入放射诊疗设备8.5台[6]

调查结果显示,泰安市2017年各类介入放射诊疗的应用频率为2.65人次/千人口,与南平市2013年介入治疗频率2.3人次/千人口[7]相当,低于嘉兴市2016年介入治疗频度4.0人次/千人口[8],也明显低于I类医疗保健水平国家或地区(平均4.90人次/千人口)[6]和上海市2009年各类介入放射学应用频率8.5人次/千人口[1]。泰安市介入放射诊疗应用频率以心血管介入最多,与姚杰等[3]研究结果基本一致;其次是非血管介入、肿瘤介入和神经介入。

从泰安市配备的介入放射诊疗设备看,介入放射诊疗设备集中在二级及以上医院,设备配置在不同等级医院、不同区域无明显差异;从配备的介入诊疗人员及应用频率看,高层次介入放射诊疗人员集中在三级医院,诊治水平有明显优势。随着经济社会及医疗技术的发展,泰安市的介入放射诊疗特别是二级医疗机构的介入放射诊疗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在配置高层次人才及介入放射作业人员数量方面需向二级医疗机构倾斜,并加强介入放射诊疗人员业务培训。又因介入放射学是一种较高辐射量的医学影像手段(1次诊断性介入程序的剂量约为1张后前位胸片剂量的几十倍甚至上千倍不等[9]),需要高度重视介入放射学程序的正当性判断、防护最优化和患者的剂量管理。从泰安市开展各类介入诊疗工作量看,心血管介入、非血管介入、肿瘤介入和神经介入应用频率高,其放射防护更需要侧重加强。

本次调查基本摸清了泰安市介入放射学应用现状,为加强介入放射学防护奠定了重要基础。此次调查研究较全面掌握了2017年泰安市介入放射学现状与应用频率及其各种有关分布信息,为主管部门制定有关政策规划和地方法规标准提供了基础科学数据。

利益冲突  本文由署名作者按以下贡献声明独立开展,不涉及各方相关方的利益冲突,并对本研究的独立性和科学性予以保证

作者贡献声明  王英负责调查方案的设计、调查工作的协调和论文撰写;毛新刚负责收集整理调查数据和统计分析;邱静负责数据汇总和论文修改

参考文献
[1]
郑钧正, 高林峰, 卓维海, 等. 上海市放射诊疗发展趋势与医疗照射防护研究[J]. 辐射防护, 2014, 34(5): 265-273.
Zheng JZ, Gao LF, Zhuo WH, et al. Shanghai radiotherapy development trend and medical radiation protection research[J]. Radiat Prot, 2014, 34(5): 265-273.
[2]
刘伟, 李海亮, 宋钢, 等. 介入放射学辐射防护状况[J]. 中国辐射卫生, 2009, 18(1): 119-121.
Liu W, Li HL, Song G, et al. Radiation protection status of interventional radiology[J]. Chin J Radiat Health, 2009, 18(1): 119-121. DOI:10.13491/j.cnki.issn.1004-714x.2009.01.041
[3]
姚杰, 郑钧正, 高林峰, 等. 上海市介入放射学应用现状的调查研究[J]. 辐射防护, 2014, 34(5): 281-287.
Yao J, Zheng JZ, Gao LF, et al. Investigation and research on the application status of interventional radiology in Shanghai[J]. Radiat Prot, 2014, 34(5): 281-287.
[4]
United Nations Scientific Committee on the Effects of Atomic Radiation. UNSCEAR 2000 Report. Sources and effects of ionizing radiation. Vol. Ⅰ: Sources[R]. New York: United Nations, 2000.
[5]
泰安市统计局. 泰安市统计年鉴——2018[M]. 北京: 中国统计出版社, 2018.
Tai'an City Statistics Bureau. Tai'an city statistical yearbook-2018[M]. Beijing: China Statistics Press, 2018.
[6]
United Nations Scientific Committee on the Effects of Atomic Radiation. UNSCEAR 2008 Report. Sources and effects of ionizing radiation. Vol. Ⅰ[R]. New York: United Nations, 2010.
[7]
李朝晖, 祖庆, 张远浩, 等. 南平市医疗照射频率调查分析[J]. 中国辐射卫生, 2016, 25(2): 198-200.
Li ZH, Zu Q, Zhang YH, et al.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of medical irradiation frequency in Nanping city[J]. Chin J Radiat Health, 2016, 25(2): 198-200. DOI:10.13491/j.cnki.issn.1004-714x.2016.02.025
[8]
丁正贵, 胡赞, 周哲华, 等. 嘉兴市医用放射诊疗资源配置与辐射防护状况调查分析[J].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2018, 38(6): 443-447.
Ding ZG, Hu Z, Zhou ZH, et al.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of resource allocation and radiation protection status of medical radiology in Jiaxing city[J]. Chin J Radiat Med Prot, 2018, 38(6): 443-447. DOI:10.3760/cma.j.issn.0254-5098.2018.06.009
[9]
刘长安, 陈肖华. 放射诊断中的医疗照射防护[M]. 北京: 军事医学科技出版社, 2014.
Liu CA, Chen XH. Medical radiation protection in radiological diagnosis[M]. Beijing: Military Medic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ess, 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