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西安市精神卫生中心公共精神卫生科 710061
2. Department of Public Mental Health, Xi'an Mental Health Center, Xi'an 710061, China
近年来随着医学影像技术的发展得到广泛的认可,放射诊疗的使用度也不断地提高,在整个医疗体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目前很多的基层医疗机构都设有放射科,但是由于各医院规模及医疗条件的限制,在机房防护及管理各方面都显示出很多问题。目前,我国各大中小城市的放射防护水平比较令人满意,而乡镇卫生院的放射防护水平相对薄弱[1]。基层医疗机构是三级医疗网点的重要环节,是直接解决基层看病难看病贵的重要一关。国家虽然在此方面加大了财政投入,但是由于长期的投入不足以及监管力度不够,基层医疗机构放射卫生问题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为了解西安市基层放射诊疗机构的放射卫生现状,保障放射工作人员、患者和受检者的健康与安全,为相关卫生行政部门和卫生监督部门制定放射防护管理工作策略与措施提供依据,开展了本次调查。
资料与方法1.调查对象:按照全国放射卫生监测项目工作方案及陕西省相关实施方案的要求,在西安市的14区县中(市区6个区,郊区8个)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共抽取西安市基层放射诊疗机构58家。
2.调查内容及方法: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疾病预防控制局印发的《2018年放射卫生监测项目工作方案的通知》(国卫疾控职放便函(〔2018〕8号)的要求,依据陕卫办疾控函〔2018〕447号)方案并结合我省实际情况,制定统一的调查内容和调查表格并展开调查。通过西安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转发文件至管辖内各区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由辖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发放至辖区内的基层放射诊疗单位,并按时回收。调查放射诊疗机构的防护基本情况、放射诊疗设备、防护配套设备等基本情况。按照国家标准《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2]和《医用X射线诊断放射防护要求》[3],由西安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放射卫生科室人员对基层放射工作场所的防护状况进行现场检测并记录数据。
3.测量仪器:FD-3013B环境γ辐射监测仪(上海申核公司),定期经中国技术测试研究院检定合格。
4.测量点的确定:根据《医用X射线诊断放射防护要求》[3]中射线设备机房的防护检测应在巡测的基础上,对关注点的局部屏蔽和缝隙进行重点检测,位点选取具有代表性。本研究主要选取机房工作人员操作台(位)、机房门、患者候诊区等多个测量点进行测量。
5.判定标准:机房规范及机房面积参照GBZ 130-2013《医用X射线诊断放射防护要求》[3],同时结合GBZ 130-2002医用X射线诊断卫生防护标准[4]判定。在距机房屏蔽体外表面0.3 m处测量,具有透视功能的X射线机在透视条件下检测时,周围剂量当量率控制目标值应≤2.5 μSv/h;测量时,X射线机连续出束时间大于仪器响应时间。其余各种类型摄影机房外人员可能受到照射的年有效剂量约束值≤0.25 mSv;测量时,测量仪器读出值经仪器响应时间和剂量检定因子修正后得出实际剂量率。
6.统计学处理:数据录入采用Epidata 3.0双人纠错录入,采用SPSS 18.0软件进行分析。定量资料经正态性检验采用t检验,分类资料采用χ2检验进行比较。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1.基本情况:本研究共调查58家基层医疗机构,其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8家,占48.3%;乡镇卫生院30家,占51.7%。调查问卷首次回收率100%,有效率为89.6%。经过多次沟通最终均为有效问卷。机房数56,乡镇卫生院中存在共用机房现象。设备数58台,其中国产设备55台,占94.8%,进口设备仅3台,占5.2%;设备类型主要为数字X射线摄影(DR)、X射线摄片和透视。大部分设备使用年限为5年以上,具体见表 1。
![]() |
表 1 不同基层医疗机构设备类型及使用年限构成情况 Table 1 Equipment types and service life in different types of primary medical institutions |
2.防护用品配备及放射工作人员基本情况:本次调查发现,基层医疗机构的《放射诊疗许可证》持证率为96.6%;配备有专职的放射诊断专业技术人员比例为89.6%;放射工作人员培训率为89.6%;受检者防护用品配备率为85.7%;受检者防护用品使用率为74.3%;放射工作人员体检率为91.4%;个人剂量监测率为96.5%,不同类型机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表 2。
![]() |
表 2 不同基层医疗机构防护配备及放射工作人员基本情况 Table 2 Basic information of protection equipment and radiation workers in different primary medical institutions |
3.机房的面积情况:本次调查发现市区机房的最短边(3.51±0.41)m,机房面积(16.39±3.85)m2;郊区机房的最短边(3.37±0.43)m,机房面积(15.46±4.23)m2,市区郊区机房面积及机房最短边相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4.工作场所的规范性情况:本次调查从是否堆放与该设备诊断工作无关的杂物;机房是否设置动力排风装置,并保持良好的通风;机房门外是否有电离辐射警告标志、醒目的工作状态指示灯等几个方面对不同类型基层医疗机构工作场所规范性进行分析,发现不同类型基层医疗机构在机房通风、机房内有无杂物、警示标识配备、工作状态指示灯配备各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7.034、29.075、23.156、23.478,P < 0.05,表 3)。
![]() |
表 3 不同基层医疗机构工作场所的规范性情况 Table 3 Normativity of workplaces in different primary medical institutions |
5.不同类型基层医疗机构工作场所周围环境放射防护现状:根据机房防护合格判定标准,所调查的基层放射诊疗机构工作场所辐射防护合格率为74.1%,合格情况详见表 4。不同类型基层医疗机构工作场所周围环境辐射防护情况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4.028,P < 0.05)。在547个测量点中,97.1%的测量点符合辐射防护与安全的最优化原则。
![]() |
表 4 不同基层医疗机构工作场所周围环境放射防护情况 Table 4 Current status of radiation protection in the surrounding of workplaces in different primary medical institutions |
讨论
本研究结果表明,西安市基层放射诊疗机构的设备主要是国产的,且以X射线摄片机为主,使用年限多在5年以上,比较老旧,表明设备落后、陈旧情况依然存在, 与诸爱囡等[5]研究一致。《放射诊疗许可证》是放射诊疗机构从事放射诊疗工作的准入凭证。所调查的基层放射诊疗机构《放射诊疗许可证》持证率较高但仍未达到100%。建议有关监管部门应该加大检查力度,监管到位,保证放射诊疗机构工作的合法性。
本研究还发现,专职的放射诊断专业技术人员配备率较低,仅89.6%,但不同类型机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可能是由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缺少环境和待遇优势,卫生技术人员招不到、留不住现象比较严重[5]。建议加大人才引进的力度,适当增加福利待遇。本次调查中受检者防护用品配备及受检者防护用品使用情况较低,分别为86.2%和74.3%。在日常检测中,一般少有受检者主动提出要求穿戴个人防护用[6],多数受检者不知晓个人防护用品及其作用[7],甚至拒绝佩戴。建议有关卫生行政管理部门积极开展放射防护知识宣传。同时,医院及放射工作人员应采取事先告知及在机房内的醒目位置张贴提示用语等措施,提高受检者防护用品的使用率,减少受检者不必要的照射。本次调查中发现,西安市基层医疗机构放射工作人员体检率、个人剂量监测率分别为91.4%、96.5%,其中个人剂量监测率高于国内平均水平,而放射工作人员体检率低于国内平均水平[8], 说明西安市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管理工作还需进一步加强。
在机房面积方面,本次调查的不同基层医疗机构间机房最短边及面积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在机房规范性方面,不同基层医疗机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郊区基层医疗机构机房通风情况、警示标识配备情况、工作状态指示灯配备情况明显低于市区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且在机房是否堆放与该设备诊断工作无关的杂物方面,郊区乡镇卫生院的机房杂物堆放率较高。建议监管部门加大巡查力度特别是偏远郊区,发放统一的警示标识,加强医疗机构整改。
在工作场所周围环境辐射防护方面,本调查中,基层医疗机构工作场所辐射防护合格率为74.1%,市区基层医疗机构工作场所防护情况明显优于郊区。考虑主要原因为经济效益及医疗环境的差异导致院方对其重视程度不足,机房防护未找专业防护公司,施工用料不合格,存在漏线的现象;由于某些医疗机构所在地比较偏远,监管惩罚力度不够。建议对于财政投入允许的有条件的可以按照标准新建机房,条件不允许的对测量超标点采取改换铅玻璃、刷厚硫酸钡墙、重新改造机房等方式来加强防护。
利益冲突 无作者贡献声明 孙雷焕负责数据的核实整理与论文的撰写;吴文婧负责调查资料发放和数据收集;张斌负责项目实施跟现场监测;张超负责数据统计分析
[1] |
陈倩姝, 凤志慧, 张有忠, 等. 德州市医用诊断X射线机防护现状调查分析[J]. 中国辐射卫生, 2015, 24(1): 13-16. Chen QS, Feng ZH, Zhang YZ, et al. Study on the current status of radiation protection for medical X-ray machines used in the hospitals of Dezhou city[J]. Chin J Radiol Health, 2015, 24(1): 13-16. DOI:10.13491/j.cnki.issn.1004-714x.2015.01.004 |
[2] |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GB 18871-2002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S].北京: 中国标准出版社, 2003. General Administration of Quality Supervision, Inspection and Quarantine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GB 18871-2002 Basic standards for protection against ionizing radiation and for the safety of radiation sources[S]. Beijing: Standards Press of China, 2003. |
[3] |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GBZ 130-2013医用X射线诊断放射防护要求[S].北京: 中国标准出版社, 2014. National Health and Family Planning Commission.GBZ 130-2013 Medical X ray diagnostic radiological protection requirements[S]. Beijing: Standards Press of China, 2014. |
[4] |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GBZ 130-2002医用X射线诊断卫生防护标准[S].北京: 中国标准出版社, 2002. Ministry of Health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GBZ 130-2002 Standards for radiological protection in medical X-ray diagnosis[S]. Beijing: Standards Press of China, 2002. |
[5] |
诸爱囡, 马明强, 汪严华, 等. 浙江省基层医疗机构放射防护现状的调查分析[J]. 中国辐射卫生, 2017, 26(6): 680-682, 691. Zhu AN, Ma MQ, Wang YH, et al.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of radiation protection in primary medical institutions in Zhejiang[J]. Chin J Radiol Health, 2017, 26(6): 680-682, 691. DOI:10.13491/j.cnki.issn.1004-714x.2017.06.018 |
[6] |
唐玉霞, 邵其, 程波. 某区放射诊疗机构受检者防护用品使用现状调查分析[J]. 中国辐射卫生, 2010, 19(3): 283-284. Tang YX, Shao Q, Cheng B.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of the use status of protective articles for the examinees in a regional radiological clinic[J]. Chin J Radiol Health, 2010, 19(3): 283-284. DOI:10.13491/j.cnki.issn.1004-714x.2010.03.021 |
[7] |
唐玉霞. 放射诊疗中受检者防护存在的问题浅析[J]. 中国辐射卫生, 2011, 20(4): 429-430. Tang YX. A brief analysis of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protection of the examinees in radiological diagnosis and treatment[J]. Chin J Radiol Health, 2011, 20(4): 429-430. DOI:10.13491/j.cnki.issn.1004-714x.2011.04.043 |
[8] |
赵锡鹏, 刘晓惠, 刘建香, 等. 全国放射工作人员2015年职业健康监测结果分析[J]. 中国职业医学, 2017, 44(4): 473-477. Zhao XP, Liu XH, Liu JX, et al. Analysis on occupational health surveillance results of national radiation workers in 2015[J]. Chin Occup Med, 2017, 44(4): 473-477. DOI:10.11763/j.issn.2095-2619.2017.04.0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