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工作人员因长期低剂量电离辐射可以引起神经系统、造血系统、眼晶状体、视神经、性腺和免疫系统等方面的生物效应改变[1],也会导致遗传物质损伤,甚至有引发恶性肿瘤的风险[2] .为进一步了解低剂量电离辐射对放射工作人员的辐射损伤情况,对接诊的508 名放射工作人员染色体畸变进行分析。
一、 资料与方法1. 对象:简单随机抽样法抽取新乡市2014 年603 名参加年度职业健康检查的工作人员,以其中508 人接触电离辐射的工作人员为观察组,男性355 人,女性153 人,年龄21 ~58 岁;其余95 人未接触电离辐射的上岗前人员或行政人员为对照组,男性61 人,女性34 人,年龄21 ~53 岁。全部人员均无急、慢性病史,近3 个月内除工作外无射线和化学毒物 接触史。
2. 染色体标本制备与畸变分析:用肝素锂抗凝管抽取上述人员外周静脉血约2 ml,取0.3 ml 加入到配制好的5 mlRPMI 1640 培养液(郑州乐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中,加入终浓度为0.03 μg/ ml 的秋水仙素(郑州乐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37℃培养48 ~52 h 后收获细胞,制片。姬姆萨染液染色后,观察染色体畸变。染色体畸变分析采用盲法阅片,每人至少分析100 个细胞,依据《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检查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检测与评价》[3]进行结果判定,观察到的畸变由另一名观察者审核确认。
3. 个人剂量监测:按照《职业性外照射个人监测规范》[4],采用北京海洋博创防护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RGD-3B 型热释光剂量仪测读,退火采用中国辐射防护研究院生产的V 型热释光精密退火炉,使用元件为中国辐射防护研究院生产的LiF(Mg,Cu,P)玻璃管,监测周期为3 个月1 次,一年监测4 次,剂量计佩戴在放射工作人员左胸部,穿防护服者佩戴铅衣内、外两枚剂量计,铅衣外剂量计佩戴在衣领处。热释光测量系统每年在中国计量研究院检定1 次,定期参加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辐射防护与核安全医学所组织的比对。
4. 统计学处理:数据用x±s表示。采用SPSS 19.0 软件进行分析。观察组与对照组之间染色体畸变率的差异采用t 检验,不同工种之间染色体畸变率的差异及与人均年有效剂量的相关性分别采用方差分析及Spearman 相关分析。P <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二、 结果1. 两组间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率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的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率结果列于表 1.两组在性别和年龄构成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由表 1 可知,观察组染色体总畸变率(0.56 ±1.07)% 明显高-3.30,P <0.05);无着丝粒断片率(0.17 ± 0.11)% 也明显高于对照组(0.06 ± 0.43)%,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2.00,P <0.05).染色体畸变类型以无着丝粒断片为主,其次是少量双着丝粒体和易位。
![]() |
表 1 观察组和对照组的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率(%,x±s) Table 1 Chromosomal aberration frequencies in peripheral blood lymphocytes of the observed group and control group(%,x±s) |
2. 不同工种之间的比较:将508 名放射工作人员分为5 个工种,不同工种染色体畸变结果及人均年有效剂量列于表 2.其中,核医学和介入程序的染色体总畸变率(1.11 ±1.69)%、(0.75 ±1.30)%明显高于其他工种,其人均年有效剂量(0.62 ± 0.14)、(0.58 ± 0.19)mSv/ 年也均高于其他工种。不同工种的染色体畸变率及各型染色体畸变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在对工种进行两两比较时,工业探伤和介入程序、核医学与放疗、以及核医学和工业探伤间的无着丝粒断片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 - 2.01、2.01、2.00,P <0.05).染色体畸变率、无着丝粒断片率与人均年有效剂量呈正相关(r = 0.972、0.954,P < 0.05),其中介入程序按照铅衣内剂量计算,其铅衣外剂量(9.81 ±1.78)mSv/ 年仅作为参考。
![]() |
表 2 不同工种放射工作人员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结果(x±s) Table 2 Chromosomal aberration frequencies in peripheral blood lymphocytes of different radiation workers(x±s) |
三、 讨论
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不仅是估算急性照射的生物剂量计,也是评价辐射远后效应的重要指标。在《外照射慢性放射病诊断标准》中[5],也将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率显着增加作为慢性放射病诊断的参考标准。本研究结果显示,放射工作人员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畸率及各型染色体畸变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这与文献[6-7]结果相似。虽然本调查对象并没有发现与电离辐射相关的临床疾病,但是放射工作人员染色体畸变率仍有显着性的增高,说明长期低剂量电离辐射对放射工作人员可能会带来一定的健康风险。近年来,各级医疗机构对放射卫生防护越来越重视,防护条件逐步改善,但是放射工作人员染色体畸变差异明显这一客观存在事实不容忽视,相关部门不仅要加强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监护,更要进一步了解其工作状况及职业习惯,综合管理,以期达到降低职业危害的目的。
本研究表明,不同工种的染色体畸变率与人均年有效剂量呈正相关关系,这与李全开等[8] 报道一致。核医学及介入放射学染色体畸变率最高,同时人均年有效剂量也最大。在实际工作中应密切关注及跟踪该人群,重点加强该人群的健康监护工作,提高辐射防护意识,严格操作规程,改良防护用品,消除因防护用品笨重且佩戴后操作不灵敏等而致利用率不高,进一步降低个人剂量水平。同时,本研究存在样本量较小、个人剂量监测中缺乏累积剂量的局限性。在今后的工作中,如能加大研究的样本量并搜集累积剂量数据,进行更为细致的分析,可能更有意义。
利益冲突 本人与本人家属、其他研究者,未因进行该研究而接受任何不正当的职务或财务利益,在此对研究的独立性和科学性予以保证作者贡献声明 刘纪青负责整理资料,并起草论文;毛喻萱、王轩、霍海伟负责采集数据;刘彤桢、张冰洁负责审核并指导论文写作
[1] | Sanmavat H, Mozdarani H. Chromosomal aberrations in Iranian radition workers due to chronic exposure of X-irradiation[J]. Int J Low Radiat , 2004, 1 (2) : 216-222 DOI:10.1504/IJLR.2004.003873. |
[2] | 董秀玥. 低剂量电离辐射亦有致癌风险[J]. 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 , 2005, 14 (5) : 457-458 Dong XY. Low dose radiation is associated with cancer[J]. Chin J Radiat Oncol , 2005, 14 (5) : 457-458 DOI:10.3760/j.issn.1004-4221.2005.05.032. |
[3]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GBZ/T 248-2014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检查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检测与评价[S]. 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14. National Health and Family Planning Commission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GBZ/T 248-2014 Test and assessment of chromosomal aberrations on occupational health examinations for radiation workers[S]. Beijing:Standards Press of China, 2014. |
[4] |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GBZ 128-2002职业性外照射个人监测规范[S]. 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2. Ministry of Health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GBZ 128-2002 Specifications of individual monitoring for occupational external exposure[S]. Beijing:Standards Press of China, 2002. |
[5] |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GBZ 105-2002外照射慢性放射病诊断标准[S]. 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3. Ministry of Health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GBZ 105-2002 Diagnostic criteria for chronic radiation sickness from external exposure[S]. Beijing:Standards Press of China, 2003. |
[6] | 王喜爱, 韩林, 王平, 等. 268例放射工作人员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分析[J].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 2008, 28 (4) : 391 Wang XA, Han L, Wang P, et al. Chromosome aberration of peripheral blood lymphocytes among 268 radiation workers[J]. Chin J Radiol Med Prot , 2008, 28 (4) : 391 DOI:10.3760/cma.j.issn.0254-5098.2008.04.025. |
[7] | 乌丽亚, 哈尼亚孜. 2006-2010年新疆放射工作人员染色体畸变率分析[J]. 中国辐射卫生 , 2013, 22 (2) : 178-179 Wu LY, Hani YZ. The prevalence of chromosome aberration of radiation workers of Xinjiang in 2006-2010[J]. Chin J Radiol Heal , 2013, 22 (2) : 178-179 DOI:10.13491/j.cnki.issn.1004-714x.2013.02.029. |
[8] | 李全开, 张素英, 白玉萍, 等. 放射工作者年有效剂量与遗传指标关系研究[J].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 2011, 31 (1) : 65-66 Li QK, Zhang SY, Bai YP, et al.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effective dose and heredity index of radiation workers[J]. Chin J Radiol Med Prot , 2011, 31 (1) : 65-66 DOI:10.3760/cma.j.issn.0254-5098.2011.01.0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