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2016, Vol. 36 Issue (5): 393-394   PDF    
南京192Ir源丢失事故中公众沟通问题的回顾与思考
李玉文, 雷翠萍, 陈惠芳, 付熙明, 袁龙     
100088 北京,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辐射防护与核安全医学所 辐射防护与核应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重点实验室
Review and reflection on public communication issues after 192Ir source loss accident in Nanjing
Li Yuwen, Lei Cuiping, Chen Huifang, Fu Ximing, Yuan Long     
Key Laboratory of Radiological Protection and Nuclear Emergency, China CDC, National Institute for Radiological Protection, Chinese 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Beijing 100088, China
Corresponding author: Yuan Long,Email:yuanlong@nirp.cn

据统计,2009—2011年,我国共发生辐射事故51起,主要发生在放射源工业应用中,以放射源丢失、被盗和失控为主[1]。在2004—2013年发生的17起工业γ射线探伤事故中,同样以放射源丢失、被盗事故为主[2]。重大的辐射突发事件中,公众心理影响造成的危害在很多情况下比实际的辐射伤害严重得多,公众的心理恐慌可扰乱正常社会、生产和生活秩序,影响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2014年5月7日,南京发生一起192Ir放射源丢失事故,本研究将探讨此次放射事故中公众沟通的相关问题。

一、 事件回顾

2014年5月7日凌晨3:00,某探伤公司工作人员在南京的某公司管道车间进行探伤作业期间,丢失一枚探伤用192Ir放射源(活度约9.6×1011 Bq,属Ⅱ类放射源)。8:00,工人王某捡到放射源后将其装入工作服的右侧口袋,一直工作到11:30,期间致使多名工友受照。工作结束后,王某携带放射源回家,家中有妻子、女儿、女婿及外甥女和3名房客。5月9日,王某将放射源转移到其父母家,家中有王父、王母、王妹和20余名房客。直至5月10日6:00,王某将源丢弃在房子后方草丛中。9:00,环保部门发现源的位置,这期间有30人在附近修路作业[3, 4]

5月12日,王某被送往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救治,诊断为外照射轻度骨髓型急性放射病;Ⅳ度急性放射性皮肤损伤。2015年5月25日王某康复出院,累积住院378 d。

二、事故响应中的公众沟通

此次事故中,卫生计生部门在公众沟通方面做了大量工作。5月11日,江苏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网站制作放射防护宣传网页,从国家卫生计生委核事故医学应急中心出版的科普宣传丛书中选取部分知识点,通过网络开展科普知识宣传。

5月13日,受国家卫生计生委应急办委派,核事故医学应急中心与江苏省放射卫生专家一同赶赴现场,对近距离接触人员约200多人次,开展了辐射防护知识普及教育,讲解了辐射对健康的影响等相关知识。

5月14至16日,当地卫生主管部门组织省、市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放射卫生专家和临床专家共10人,到该公司和附近社区,对人员血常规检查结果进行现场反馈和答疑,发放放射防护知识宣传手册约300份,普及辐射损伤知识。

5月19日,国家卫生计生委核应急中心相关专家再次赶赴现场,指导健康检查工作及流行病学调查,并根据现场工人及居民的健康疑虑,讲解了相关辐射防护知识,答疑解惑。

此外,从维护社会稳定的角度出发,江苏省疾控中心对要求体检的该公司人员和周围群众进行血常规、染色体畸变率和微核率的检查,共检查血常规1 181人,染色体畸变率和微核率检查133人[5]

三、 体会与思考

辐射技术应用产业是安全环保的,但公众和传媒接受程度不佳,究其原因主要是辐射相关学科专业性强,公众对辐射健康影响的认知程度较低,存在认知误区,易产生恐惧和不安。因此,辐射事故的公众沟通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事故前——加强相关知识的宣传力度

辐射事故公众沟通的长效机制在于常态化的公众教育。事故后的心理危机仅靠事后心理干预是不够的,日常的知识普及使公众了解射线的性质特点、辐射防护知识等才可免除不必要的心理恐慌。应从国家层面制定系统、全面、深入的知识普及计划,将相关知识转化为公共教程,易于公众的知识摄取。

(2)事故中——分类开展心理干预

事故后,每个人受到的心理影响是不同的,大致可以分为轻、重、极重3类,干预者应根据3类不同情况构建3级干预体系,分类开展心理干预。第1级是开展事发地全体人员(包括公众和应急人员)的宣传教育和心理疏导;第2级是针对可能受照人员进行心理干预,适时适度有针对性地进行排解和单独心理辅导,调节情绪,帮助其获得心理上的安全感,恢复心理平衡状态;第3级是对处于严重危机状态的人员进行积极干预,可采用支持性心理治疗、认知行为治疗和必要的药物治疗,避免发生意外,使其尽快摆脱痛苦。

此次事故中,卫生计生部门制作辐射防护宣传网页,组织专家开展健康教育,发放相关科普宣传手册,多次与周围居民沟通交流、答疑解惑等,及时稳定受害群体的焦虑情绪;对可能接触射线的人员进行了血常规、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率和微核检查,对检查结果进行现场答疑;对受照人员王某开展躯体治疗和心理治疗。通过多维系统的干预途径,扎实有效地化解心理危机。

(3)事故后——危机恢复管理

应对辐射突发事件是为了恢复社会秩序,即使事故处置成功也不意味着应对过程的结束,缺少事故后的恢复管理,社会心理层面的危机会持续存在。事故后6个月是恢复管理的最佳时期,是重塑辐射的公众可接受性和开展宣传教育的最有效时机。因此,应抓住机会做好事故的恢复管理,把“事故”变成“机遇”。

此次事故后,各方应认真总结经验教训,开展事故评估;对违反法律和相关规定的单位和个人追究其法律责任;开展与辐射相关的社会公益活动或社会责任项目等;调动社会各个方面的积极性,重拾公众信任和可接受性[6]

利益冲突    本人与本人家属、其他研究者,未因进行该研究而接受任何不正当的职务或财务利益,在此对研究的独立性和科学性予以保证

作者贡献声明    李玉文负责论文撰写;雷翠萍和袁龙负责论文修改;陈惠芳和付熙明负责资料收集整理

参考文献
[1] 彭建亮, 陈栋梁, 王晓涛, 等. 2009-2011年全国辐射事故调查[J].中国职业医学, 2014, 41(4):470-471, 475. DOI:10.11763/j.issn.2095-2619.2014.04.026. Peng JL, Chen DL, Wand XT, et al. Investigation on national radiation accidents in China, 2009-2011[J]. China Occup Med, 2014, 41(4):470-471, 475. DOI:10.11763/j.issn.2095-2619.2014.04.026.
[2] 彭建亮, 陈栋梁, 姜文华, 等. 我国2004-2013年工业γ射线探伤辐射事故回顾与分析[J].辐射防护, 2015, 35(4):248-252. Peng JL, Chen DL, Jiang WH, et al. Review and analysis of industrial γ-ray radiographic incidents from 2004 to 2013 in China[J]. Radiat Prot, 2015, 35(4):248-252.
[3] 周晓剑, 周启甫, 王晓涛, 等. 南京铱-192放射源丢失事故受照人员物理剂量初步估算[J].环境与职业医学, 2014, 31(8):605-607. DOI:10.13213/j.cnki.jeom.2014.0141. Zhou XJ, Zhou QF, Wang XT, et al.Preliminary estimation of physical doses of exposed individuals in radiation accident of Nanjing Iridium-192 radioactive source loss[J]. J Environ Occup Med, 2014, 31(8):605-607. DOI:10.13213/j.cnki.jeom.2014.0141.
[4] 周启甫, 陈栋梁, 周晓剑, 等.南京192Ir放射源辐射事故应急调查及分析[J].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2014, 34(8):561-562. DOI:10.3760/cma.j.issn.0254-5098.2014.08.001. Zhou QF, Chen DL, Zhou XJ, et al. The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of 192Ir source radiological accident in Nanjing[J]. Chin J Radiol Med Prot, 2014, 34(8):561-562. DOI:10.3760/cma.j.issn.0254-5098.2014.08.001.
[5] 余宁乐, 陈维. 南京192Ir放射源辐射事故现场的卫生应急处置[J].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2015, 35(1):73-74. DOI:10.3760/cma.j.issn.0254-5098.2015.01.014. Yu NL, Chen W. Health emergency response to 192Ir source radiological accident in Nanjing[J]. Chin J Radiol Med Prot, 2015, 35(1):73-74. DOI:10.3760/cma.j.issn.0254-5098.2015.01.014.
[6] 李苗苗.公共危机管理中的沟通问题研究——以杞县"钴-60事件"为例[D]. 郑州:郑州大学, 2015. Li MM. Communication problems in public crisis management example-Qixian 60Co event[D]. Zhengzhou:Zhengzhou University, 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