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用辐射安全关系到医疗卫生机构放射工作人员、患者和公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为全面了解宁夏地区医用辐射防护现状,加强对放射工作的监督管理,保障医疗卫生机构放射工作人员、患者和公众的健康权益。宁夏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依据国家卫生计生委《2014年医疗卫生机构医用辐射防护监测项目工作方案》(以下简称《工作方案》),开展了放射诊疗机构辐射防护监测,现将监测结果报道如下。
1. 调查对象:根据《工作方案》的要求,将宁夏全区范围内的放射诊疗机构按级别划分为省级、市级、县级及乡镇级,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了20家有代表性的各级放射诊疗机构,其中省级放射诊疗机构5家,包括2家三甲综合医院、1家肿瘤医院、1家妇幼保健院和1家民营医院;市级放射诊疗机构6家;县级放射诊疗机构6家,乡镇级放射诊疗机构3家。
2. 调查方法:按照《工作方案》,采取询问,查阅防护档案资料和实地监测的方式,对放射诊疗单位的基本情况、综合管理、制度落实情况、受检者防护用具配备以及放射诊疗场所、设备、设施安全防护监测情况等进行调查,对检查情况进行填表记录。
3. 仪器:医用辐射防护检测仪器为451B型电离室巡测仪(美国Fluke公司),仪器影像质量控制检测仪器为Barracuda型X射线多功能质量检测仪(瑞典奥利科公司)。
4. 放射诊疗设备影像质量控制检测指标及判定标准:根据标准《X射线计算机断层摄影装置质量保证检测规范》(GB 17589-2011)的要求[1],对CT机进行了诊断床定位精度、重建层厚偏差、加权CT剂量指数、噪声、均匀性、低对比可探测能力、高对比分辨力、CT值线性和CT值(水)9个项目的检测;根据《医用常规X射线诊断设备影像质量控制检测规范》(WS 76-2011)的要求[2],对X射线拍片机进行了管电压指示的偏离值、曝光时间指示的偏离、输出量重复性、有用线束半值层、有用线束垂直度偏离和光野与照射野四边的偏离6个项目的检测。根据《工作方案》的要求,CT机及X射线拍片机检测项目中有一个项目检测不合格,即判定为该台设备影像质量控制检测不合格。
5. 质量控制:建立了医用辐射防护监测系统操作规程,且每年定期将检测仪器送国家计量院进行校准及刻度,在合格期内。
1. 监测医疗机构基本情况:本次监测的20家医疗机构有各类放射诊疗设备81台件,放射工作人员395人。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均持有《放射诊疗许可证》,持证率100%,见表 1。
![]() |
表1 各级医疗机构放射诊疗基本情况 |
2. 医疗机构患者防护用品配备情况:结果见表 2。由表 2可知,有12家医疗机构配备了受检者个人防护用品,配备率为60%。其中省级和市级医疗机构防护用品配备率均在80%以上,县级配备率仅为50%,乡镇医疗机构均未配备受检者防护用具。说明宁夏地区放射诊疗机构,尤其是县级及以下机构在患者防护用品配备及使用方面还存在很多问题。配备个人防护用品中,最多的为铅橡胶围裙,宁夏地区放射诊疗设备以普通X射线拍片机为主,与标准配置要求相符。
![]() |
表2 各级医疗机构患者防护用品配备情况 |
3. 放射诊疗场所放射防护监测情况:结果见表 3。由表 3可知,防护监测的81个机房中,合格的有78个,合格率96.3%,其中5家省级、6家市级、3家乡镇医疗机构均合格,合格率达到了100%;6家县级医疗机构机房防护合格率80.0%。81间机房共633个监测点数,合格监测点数628个,合格率99.2%,省级、市级和乡镇监测点数合格率均为100%,高于县级95.6%的监测点数合格率。
![]() |
表3 各级医疗机构放射诊疗机房防护情况 |
4. 放射诊疗设备影像质量控制检测:由于设备及技术原因,本次只对各医疗机构的CT机和X射线拍片机进行了性能质量控制检测。CT机共检测了18台,合格数10台,合格率55.6%;每台CT机性能质量控制检测项目为9项,共检测了162个,合格项目数148个,合格率91.4%。共检测27台X射线拍片机,合格数22台,合格率81.5%;每台X射线拍片机性能质量控制检测项目为6项,共检测了149个(因X射线机无照射野灯或损坏和洗片机损坏等原因导致7台设备有用线束垂直度偏离、光野与照射野四边偏离2个影像质量控制项目未检测),合格项目数142个,合格率95.3%。
电离辐射对人体健康有急、慢性的不良影响,如果防护不当,对放射工作人员、患者及社会公众都有可能造成健康损害[3]。放射工作人员长期小剂量接触X射线,眼晶状体混浊,血液系统的改变发生率均高于公众[4]。本调查显示,受检者个人防护用品配置率以县级及以下医疗机构相对较低,说明这些医疗机构在受检者防护用品配备及使用方面还存在很多问题,这是由于单位领导不重视、规模和经济效应原因、放射工作人员专业意识和法律意识不强和监管不够等原因导致了以上问题。同时,在调查中发现,部分医疗机构虽然配备了受检者防护用品,但存在着防护用品形同虚设的问题,如已购置防护用品但并未放在各机房内,或者未按规定对受检者和陪检者进行相应的保护等问题,说明上述医疗机构缺乏放射防护意识,因此,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要加强监督、检查,督促医疗单位建立并完善规章制度,严格按照《放射诊疗管理规定》的要求,切实做好受检者个人防护用品的使用。
从放射机房防护检测情况来看,合格率达到了96.3%;放射诊疗设备性能质量检测合格率较低,X射线拍片合格率为81.5%;CT合格率仅为55.6%,主要不合格项为CT值线性、水的CT值和低对比可探测能力。X射线拍片设备合格率与江苏省放射诊疗设备质量安全控制监测的数据相近,CT设备的质量控制检测合格率明显低于江苏省CT和X射线摄影机合格率(达80.0%以上)[5]。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宁夏地区各级别医疗机构CT机均有老化现象,这是造成CT设备性能检测项目不合格的主要原因。X射线机出现问题主要表现在管电压偏差、曝光时间偏差、输出量线性、光野照射野一致性较差,这些均是由于出厂时就存在的质量问题或者设备安装匆忙未调试好就投入使用所出现的问题。同时,近几年宁夏地区放射诊疗场所放射防护虽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尤其是在放射诊疗建设项目“三同时”的审查方面。但也存在有些地区卫生行政部门监督职能缺失和放射诊疗机构放射防护意识淡薄的现象。因此,医疗机构应该加强硬件设备的投入,更换老旧设备;对于新设备安装使用前,应进行设备的验收检测,并且定期适时开展设备的状态性检测,为放射诊疗的质量与安全提供可靠保障。
利益冲突 本人在此声明本文章不存在学术纷争,且其他作者对发表情况均已知情;不存在与他人的经济利益或非经济利益冲突
作者贡献声明 李鸿成负责资料收集、整理、统计和论文撰写;卢桂才组织协调、技术指导、论文修改;孔庆宇技术支持、检测;姬绪莉和孙彦玲资料收集、整理、统计
[1] |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GB 17589-2011 X射线计算机断层摄影装置质量保证检测规范[S]. 北京: 中国标准出版社, 2011. The Ministry of Health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GB 17589-2011 Specification of image quality assurance test for X-ray equipment for computed tomography[S]. Beijing: Standards Press of China, 2011. |
[2] |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WS 76-2011 医用常规X射线诊断设备影像质量控制检测规范[S]. 北京: 中国标准出版社, 2011. The Ministry of Health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WS 76-2011 Specifications for testing of image quality control in medical X-ray diagnostic equipment[S]. Beijing: Standards Press of China, 2011. |
[3] | 潘爱明, 蒋艳红, 严清明, 等. 2001-2009年枝江市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监护结果分析[J]. 应用预防医学, 2010, 16(4): 247-249. DOI:10.3969/j.issn.1673-758X.2010.04.024. Pan AM, Jiang YH, Yan QM, et al. Analysis on results of occupational health surveillance of radiation workers in Zhijiang city during 2001-2009 [J]. J Appl Prev Med, 2010, 16(4): 247-249. DOI:10.3969/j.issn.1673-758X.2010.04.024. |
[4] | 张莉, 张俐娜. 医用X射线对放射工作人员健康损害的临床对比观察[J].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2008, 19(4):41-43. DOI: 10.3969/j.issn.1006-2483.2008.04.014. Zhang L, Zhang LN. Analysis on health status of the medical workers exposed to X-ray [J]. J Pub Health Prev Med, 2008, 19(4): 41-43. DOI: 10.3969/j.issn.1006-2483.2008.04.014. |
[5] | 柯德兵,王金敖. 江苏省医用辐射防护监测网试点情况调查与分析[J]. 中国辐射卫生, 2013, 22(5):547-548. Ke DB, Wang JA. Survey and analysis of medical radiation protection monitoring network pilot work in Jiangsu [J]. Chin J Radiol Health, 2013, 22(5): 547-54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