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卫生监督所;
3. 吉林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卫生部放射生物学重点实验室
1. 调查对象:吉林省已通过资质评审的29家放射卫生技术服务机构。
2. 调查内容与方法:采用调查员到服务机构进行现场调查方式,对放射卫生技术服务机构组成、分布、获得资质等基本情况,人力资源,相关仪器设备,近3年的工作开展情况及获得资质后受到卫生行政处罚等方面展开调查。调查截止时间为2013年12月。
3. 质量控制:调查前按照统一标准对全体调查员进行培训,使调查员明确具体填表说明及需要注意事项,提高问卷调查质量和问卷回收率。调查后由调查员按相关要求进行审核,对不合格的调查问卷进行回访;对填写模糊的表格进行核对修正,保证数据真实可靠。采用EpiData 3.0软件进行数据的双录入,提高数据录入的准确性。
4.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对于定性资料、率的比较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1. 放射卫生技术服务机构组成情况:吉林省共有29家放射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其中24家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家职业病防治机构,2家民营企业和1家高校卫生检测中心。29家放射卫生技术服务机构的具体组成情况见表 1。
![]() | 表 1 放射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分类分布 |
2. 放射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获得资质情况:29家放射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获得资质情况见表 2。虽然本调查的29家放射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分布地区广泛,但放射诊疗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放射防护评价和个人剂量监测机构相对集中在长春市;白山地区只有1家放射卫生技术服务机构,且尚未开展工作;辽源、白城、长白山地区尚无放射卫生技术服务机构。
![]() | 表 2 放射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获得资质类型分布 |
3. 放射卫生专业技术人员职称构成情况:29家机构共有职工2 927人,共有放射卫生专业技术人员156人,占职工总数的5.33%。其中,地市级及以上机构与县(市、区)级机构的放射卫生专业技术人员总数比例为1.8:1。二者放射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的高级、中级、初级技术职称构成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9.007,P<0.05,表 3)。
![]() | 表 3 地市级及以上和县(市、区)级机构放射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的技术职称分布 |
4. 放射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学历构成情况:156名放射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的学历分布见表 4。地市级及以上和县(市、区)级机构放射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的学历构成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55.704,P<0.05)。
![]() | 表 4 地市级及以上和县(市、区)级机构放射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的学历分布 |
5. 放射卫生专业技术人员所学专业和从事专业情况:156名放射卫生专业技术人员所学专业分布见表 5。156名放射卫生专业技术人员中从事职业放射卫生119人,检验检测21人,公共卫生14人,工程技术2人。因此,共有97人所学专业与从事专业相符,占放射卫生专业技术人员总数的62.18%;59人所学专业与从事专业不符,占37.82%。
![]() | 表 5 156名放射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的所学专业分布 |
6. 放射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参加培训情况:截至2013年12月,156名放射卫生专业技术人员中共有106人参加了培训,占放射卫生专业技术人员总数的67.95%;98人取得培训证,占62.82%。其中,地市级及以上机构共80人参加培训,79人取得培训证;县(市、区)级机构共26人参加培训,19人取得培训证。地市级及以上和县(市、区)级机构参加培训的放射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的比例为3.1[DK]∶1,取得培训证人员的比例为4.2[DK]∶1。
7. 仪器设备情况:有26家放射卫生技术服务机构配备了与批准的服务项目相适应的仪器设备,占机构总数的89.66%;10家机构的仪器设备定期检测,占33.48%。大多数机构获得资质至今仪器设备未能定期检定。
8. 获得资质后各机构近3年工作开展情况:近3年,获得放射诊疗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放射防护评价资质的6家机构中,1家未开展相关工作,1家在2013年刚取得资质,所以前2年无数据。各机构近3年开展的工作中控制效果评价报告多于预评价报告,同时撰写评价报告表多于报告书的数量。从2011年到2013年,除撰写报告书工作外,开展的预评价、控制效果评价和报告表工作数均呈上升趋势。近3年,获得放射卫生防护检测资质的29家机构中,除5家自取得资质以来未开展放射卫生防护检测工作的机构外,其余24家机构均开展了放射卫生防护检测工作,其中只有3家机构开展了放射诊疗设备性能检测工作。从2011年到2013年,开展的放射诊疗场所放射防护检测数呈上升趋势。获得个人剂量监测资质的3家机构开展的个人剂量监测数也逐年增加(表 6)。
![]() | 表 6 放射卫生技术服务机构2011—2013年各项工作开展情况 |
9. 获得资质后卫生行政处罚情况:29家放射卫生技术服务机构中,只有4家机构获得资质后受到卫生行政处罚,占13.79%,但4家机构均只受到警告处罚,具体处罚原因为2家机构资质超期,1家机构超出批准范围从事放射卫生服务,1家机构报告不规范。
本调查结果显示,吉林省放射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在长春、吉林两市发展较快,而偏远山区和少数民族地区发展滞后[4]。此外,吉林省的放射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大多数为检测类型,仅有少数机构为评价类型。29家机构均取得相关资质,却只有3家机构能够开展设备性能检测工作。由此可见,吉林省放射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分布不合理,发展不平衡,开展工作能力不足。
本调查中,吉林省放射卫生技术服务机构以县(市、区)级机构为主,但县(市、区)级机构的放射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短缺,技术职称和学历构成等整体素质较地级市及以上机构差。学历层次是技术服务人员理论水平高低的综合反映,职称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技术服务工作的经验积累[5],学历层次影响技术职称的等级晋升。县(市、区)级机构的放射卫生专业技术人员数量少,现有学历水平多为专科,整体素质不高,影响服务工作的质量,这与余晨等[6]研究结论一致。
放射卫生知识培训是提高现有放射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素质的主要手段。本调查显示,放射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参加培训和取得培训证的比例均较低,县(市、区)级机构更为严重。其主要原因是相关部门对放射卫生培训重视不够,组织培训的次数少,范围小,培训人数受限制,这可能造成放射卫生技术人员知识陈旧,技能落后;新技术、新方法及新标准不能得到及时掌握。
本研究显示,吉林省大部分机构配备了与批准的服务项目相适应的仪器设备,但大部分机构获得资质后仪器设备未定期检定。从获得资质后开展工作情况看,2011年到2013年,各家机构开展预评价、控制效果评价、撰写评价报告表、放射诊疗场所放射防护监测及个人剂量监测方面的工作量均呈上升趋势,可见职业性放射性疾病的防治工作逐年加强。撰写评价报告表数量逐年增加,且明显多于报告书,表明危害一般类项目如X射线影像工作诊断项目增加,这与近年来吉林省放射卫生监督工作重心下移有直接关系,县(市、区)级的放射性职业病前期预防工作得到加强。但近3年开展的工作中控制效果评价项目明显多于预评价项目,其原因主要是一些医疗机构法律意识淡薄,对项目预评价不够重视;监督部门监管不到位及执法力度不够等。
要解决上述问题,首先,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应提高对放射卫生防治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加大放射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建设投入,及时配备、检定开展工作所需仪器设备。其次,应引进人才,加强放射卫生专业技术人员队伍专业化建设,同时对现有在职人员要以加强、更新专业知识和提高业务能力为重点,有目的地安排专业技术人员分批、分期进修以提高自身业务素质。最后,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应更加全面地了解各放射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工作现状,加强对医疗机构放射卫生法律法规宣传,加大对放射卫生技术服务机构的监管力度,以督促服务机构提供高质量、高效率的放射卫生技术服务工作,为放射卫生职业人群的健康保驾护航。
[1] | 郭庆华. 当前职业卫生技术服务现状与对策[J]. 职业与健康,2006,22(16):1243-1244. |
[2] | 李朝林,刘海龙,李霜. 贯彻职业病防治法规范职业卫生技术服务[J]. 环境与职业医学,2002,19(1):8-9. |
[3] | 孙全富,牛昊巍,李小娟. 我国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管理的几个问题[J].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2014,34(3):161-163. |
[4] | 朴英姬,丛梅梅,朴永德,等. 2008年吉林省职业技术服务机构监督结果分析[J]. 中国卫生工程学,2009,7(6):382. |
[5] | 刘向阳,刘英涛,张震巍,等. 上海市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现状调查[J]. 上海预防医学,2011,23(4):179-180. |
[6] | 余晨,于海涛,孙全富,等. 全国放射卫生机构基本状况分析[J]. 中国辐射卫生,2014,23(2):125-1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