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2015, Vol. 35 Issue (11): 844-850   PDF    
某拟建核电站周围居民对核辐射认知的调查
程晓军1, 田崇彬1, 楚彩芳1, 雷翠萍2, 孙全富2, 苏旭2     
1. 450052 郑州, 河南省职业病防治研究院;
2.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辐射防护与核安全医学所 辐射防护与核应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重点实验室
[摘要]    目的 调查拟建核电站周围居民对核辐射的认知状况和发展核能的态度,建立相关人群认知数据库,以便更好地做好与核电有关的公共卫生服务工作,并为决策机构提供相关技术支持和决策建议。方法 对某拟建核电站周围30 km范围内1 440名常住居民开展现场入户问卷调查。调查问卷共49道题,内容包括对核能和辐射的知晓程度、对核能发展的态度、对政府能力的评价以及所处的信息环境等。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法比较不同因素对调查对象认知水平的影响,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法分析影响公众认知水平的主要因素,χ2检验法比较组间差异。结果 该拟建核电站周围居民对核能和辐射的知晓率分别为29.7%和39.5%。对当地建设核电站的支持率为24.2%,低于对国家建设核电站29.0%的支持率(χ2=8.71,P<0.05);36.8%的人担心核电站的安全问题,78.5%的人担心核电站会损害身体健康,34.1%的人认为核电站在正常运行状态下仍会给周围居民带来有害影响。90.0%的人表示"很少"或"不能"了解到核电站相关的知识,71.1%的人有了解核电站相关信息的需求,48.4%的人最希望通过电视获得相关的信息,62.4%的人最信任大学或研究机构的专家关于核电站的说法。本调查与日本福岛核电站事故之前的田湾、秦山核电站类似调查相比,核电站的安全性评价均低于上述两次调查(χ2=20.49、56.96,P<0.05)。结论 公众核辐射认知水平直接影响他们对核电的态度,相关部门应通过多种渠道加强宣传,以增强公众对核能与辐射的了解;需要建立并完善有关部门与公众之间的交流平台,开展主动、持续的风险沟通,从而提高公众对核能的接受度。
[关键词]     核电站    核能    辐射    认知    风险沟通    
A survey on the public's radiation perception in the region surrounding a proposed nuclear power plant
Cheng Xiaojun1, Tian Chongbin1, Chu Caifang1, Lei Cuiping2, Sun Quanfu2, Su Xu2     
1. Henan Institute of Occupational of Medicine, Zhengzhou 450052, China;
2. Key Laboratory of Radiological Protection and Nuclear Emergency, China CDC, National Institute for Radiological Protection, Chinese 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Beijing 100088,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public's perception and attitudes on the development of nuclear power, assess their knowledge about nuclear power and radiation, and to build a database on the public's perception for the purpose of providing better public health service, associate technical support and give suggestions for decision-makers.Methods In total of 1 440 local residents who live within 30 kilometers of a proposed nuclear power were chosen for in-person interviews. Questionnaires comprised of 49 questions designed to assess the public's knowledge of radiation and nuclear power, their attitudes to the development of nuclear power, their evaluation of local government and their informational environment. ANOVA was used to compare the influence of different factors on cognitive level. Multivariate linear regression was used to analyze the main factors affecting the level of public awareness. Comparison among groups(respondents in this survey vs. other comparable surveys) was conducted using χ2 test. Results Of the respondents, 29.7% and 39.5% of respondents knew about nuclear power and radiation, respectively, 24.2% supported the construction of a nuclear power plant in their own area, which was lower than the average national support for construction of nuclear power plants(29.0%)(χ2=8.71,P<0.05). When queried about safety cncerns 36.8% of respondents worried about the safety of nuclear power plant and 78.5% of respondents were afraid of the damage to their health, while 34.1% of respondents held the belief that the nuclear power plant could bring harmful effect even under normal operation. Regarding the informational environment, 90.0% of the respondents could not or barely got access to knowledge on nuclear power plants, 71.1% hoped to acquire the knowledge on nuclear power plants, 48.4% hoped to acquire this knowledge by television programs, and 62.4% mostly trusted information given by experts from universities or institutes. In comparison to other findings acquired in similar surveys on the Tianwan and Qinshan nuclear power plants before the Fukushima accident, the findings indicated that safety assessment of nuclear power plant were lower(χ2=20.49,56.96,P<0.05). Conclusions The public's knowledge level on nuclear power and radiation directly influenced their attitude on nuclear power. The related agencies should strengthen publicity and education in order to increase the public's knowledge on nuclear power and radiation. The communication platform between the related agencies and the public should be established. Active and continued risk communication should be carried out to increase public acceptance of nuclear power.
[Key words]     Nuclear power plant    Nuclear power    Radiation    Perception    Risk communication    

核电作为一种优质清洁能源,约占世界总发电量的17%,法国2013年更是达到了该国总发电量的73.3%[1],而我国核电发电量仅占总发电量的2%左右[2],远远落后于世界平均水平。影响核电发展的主要因素除了技术和经济层面的原因之外,公众接受度也会对核电发展产生重要影响[3]。已有多位研究者对我国已建和在建核电站周围居民进行过核辐射认知调查[4, 5, 6, 7],但对拟建尤其是拟在内陆省份建设的核电站周围居民的类似调查还未见诸报道。本调查选取某拟建核电站所在地周围居民作为调查对象,旨在了解拟建核电站周围居民对核能和辐射(以下统称为核辐射)的认知情况,以及对在内陆省份发展核能的态度,尤其是日本福岛核电站事故后人们对核电站认识的变化,为我国核能发展获得公众支持提供建议。

资料与方法

1. 问卷编制:采用雷翠萍等[8]编制的核电站周围居民核辐射认知调查问卷作为蓝本,并根据当地实际情况作适度调整,调整后问卷共49道题。回答问题数量≥45个为有效问卷。

2.调查对象:调查对象为某拟建核电站周围30 km范围内的常住居民。调查对象为居住在核电站周围具有当地户籍的18岁以上的一般公众(农民和工人),以及当地的医生、教师、村干部(包括村民小组长)、工程技术人员、政府官员、行政机关管理人员及私营企业业主等"意见代表人士"。

共有1 471名受访者参与问卷调查,其中有效问卷1 440份,无效问卷31份。1 440份有效问卷中,一般公众1 100人,意见代表人士340人。

31份无效问卷中,主要问题是答卷未回答问题数量≥5个,少数是答卷出现明显逻辑错误,均予以剔除。在调查对象合作情况方面,93.7%的受访者配合"很好"或"好",5.3%配合"一般"。配合"差"的不足1%,由于比例较小,不致于产生明显的样本偏倚。

3. 抽样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以拟建核电站为圆心,按照离拟建核电站的远近,距圆心0~、5~、10~、15~、20~、25~30 km划分6层环形区域,根据每层村庄的数量,随机抽取3~5个村(居委会)开展调查,每层调查不少于180名的一般公众和50名意见代表人士。

4. 调查方法与质量控制:现场入户面访问卷调查。调查开始前进行预调查,确定最终调查表格。每户选取1位生日离调查日期最近的居民作为调查对象,参与本次调查。1名调查员完成调查后,马上由另1名调查员对答卷进行审核(主要检查有无漏项或逻辑错误),如有问题则由第1名调查员对受访者进行询问并补充更正,审核完成后第2名调查员签字确认。调查员由河南省职业病防治研究院和南召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以及当地卫生院具有医学背景和一定流行病学经验的工作人员组成,调查前集中培训。每天调查结束后汇总调查表格,统计调查进度,对当天调查中发现的问题,全体调查员进行讨论,并提出解决办法。

5. 数据录入和分析:问卷收回后,对问卷进行编号,用EpiData 3.1进行数据录入,计算核辐射知晓率,知晓率越高,认知水平越高。核辐射知晓率(%)=(正确回答问题个数/问题总个数)×100%。

6.统计学处理:数据以 ± s 表示。用SPSS 11.0软件进行分析。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法比较不同因素对调查对象认知水平的影响,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法分析影响公众认知水平的主要因素,χ2检验法比较本次调查与其他几次调查结果的差异。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 果

1. 调查对象的人口学基本特征: 人口学基本特征列于表1。1440名常住居民的年龄范围为18~87岁,平均(43.0±15.1)岁,男女比例为1.09[DK]∶1。职业分布以农民最多,占59.2%;事业单位职工次之,占19.8%;工人占8.8%;管理人员、私营企业主、无业人员、公务员和其他人员合计占12.2%。

表 1 研究对象人口学特征

2.公众对辐射和核能知识的知晓状况:对辐射和核能知识的知晓状况分为自我主观评估和客观评估。自我主观评估由受访者分别评估自己对辐射和核能知识的了解程度(5级)。对辐射和核能知识知晓状况的客观评估分别由8道题和4道题来评估,正确回答1题得1分。表2为客观评估辐射和核能知晓程度的问题。

表 2 客观评估辐射和核能知晓程度的问题

(1)对辐射知晓度的主观评估:结果显示,拟建核电站周围居民对辐射知晓度的自我评价不高。约有72.4%的受访者认为他们对辐射"非常不了解"或"不太了解";仅有7.0%的受访者认为他们对辐射"比较了解"或"非常了解",只有1.2%的人选择对辐射"非常了解"。

(2)对辐射知晓度的客观评估:8个关于辐射的问题中,正确回答问题的平均个数为2.75个,知晓率为39.5%。答对全部8个问题的有39人(其中大专及以上学历占82.1%),只占总人数的2.7%;27.3%的受访者没有答对一个问题(其中初中及以下学历占55.5%)。

(3)对核能知晓度的主观评估:约有75.0%的受访者认为他们对核能"非常不了解"或"不太了解";仅有4.9%的受访者认为他们对核能"比较了解"或"非常了解",只有1.0%的人选择对核能"非常了解"。

(4)对核能知晓度的客观评估:4个关于核能的问题中,正确回答问题的平均个数为1.03个,知晓率只有29.7%。答对全部4个问题的有79人(其中大专及以上学历占59.5%),只占总人数的5.5%;42.7%的受访者没有答对一个问题(其中初中及以下学历占48.8%)。

单因素方差分析表明:辐射和核能认知水平趋势相同,见表3。不同人群辐射和核能认知水平,男性高于女性,年轻者高于年长者,城镇居民高于农村居民,文化程度和经济收入高者认知水平高(F=7.36~269.24,P<0.05),与余宁乐等[4]的调查结果一致。但与其他研究结果不同的是,本调查中家庭年收入超过10万元的认知水平反而下降。另外,不同职业人群的辐射和核能认知水平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F=86.02、80.82,P<0.05),公务员、事业单位职工、管理人员和工人认知水平较高,农民和无业人员较低。意见代表人士的认知水平高于普通居民(F=268.78、205.24,P<0.05)。

表 3 某拟建核电站周围居民辐射、核能认知水平单因素方差分析得分( ± s

分别以辐射认知水平和核能认知水平为因变量,以性别、年龄、居住地区、职业、文化程度和家庭年收入作为自变量,进行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除了居住地区和家庭年收入对核能认知水平的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其余因素影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1.15~13.89,P<0.05,表4)。

表 4 某拟建核电站周围居民辐射、核能认知水平的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

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结果说明,性别、年龄、职业、文化程度是影响公众辐射认知水平和核能认知水平的主要因素,而居住地区和家庭收入仅对辐射认知水平有影响。

3. 对发展核能的态度:调查发现,支持国家发展核能的比例高于支持在当地建设核电站的比例。

(1)对国家发展核能的态度:29.0%的受访者认为"应该增加建设核电站",11.0%的人选择"应该减少",27.0%的人选择"保持现有水平,不增不减",32.6%的人选择"不知道"。支持率高于反对率。

(2)对当地建设核电站的态度:在受访者中,61.9%的人知道当地有建设核电站的计划,24.2%的人选择"非常支持"和"比较支持"在当地建设核电站低于国家发展核能29.0%的支持率(χ2=8.71,P < 0.05),27.8%的人选择"非常不支持"和"比较不支持",33.9%选择"中立",11.8%的人选择"不知道"。反对率稍高于支持率。

综合来讲,29.0%的人认为核电站"非常安全"或"比较安全",36.8%的人认为核电站"比较不安全"或"非常不安全",15.8%和18.1%的人选择了"中立"和"不知道"。60.5%的人"非常担心"或"比较担心"核电站会发生严重事故;34.9%的人认为核电站发生严重事故时,会像原子弹一样爆炸;78.5%的人担心核电站会损害身体健康;34.1%的人认为核电站在正常运行状态下也会给周围居民带来有害影响。

4.政府的能力评价:在处理突发事件能力方面,受访者对中央政府的评价高于对地方政府的评价。认为中央政府"比较强"或"非常强"的占65.0%,认为当地政府"比较强"或"非常强"的只占20.3%。用"一般"来评价当地政府处理突发事件能力的比例占到了38.9%,评价"比较弱"和"非常弱"的占23.1%,17.8%的居民选择不置可否的"不知道"。

5. 信息环境:受访者的信息环境主要包括受访者是否能接触到核辐射方面的知识,是否愿意了解这方面的知识,希望从何种途径、何人获得相关的信息。

调查发现,只有10.0%的受访者表示平时能了解到核辐射相关知识,90.0%的受访者表示"很少"或"不能"。文化程度越低、年龄越大,能了解核辐射相关知识的人越少。有71.1%的人有了解核电站相关信息的需求。所有受访者中,48.4%的人希望通过电视获得核电站相关知识,占比例最大,由此可见,在生活当中最为普及的电视是居民获得核辐射知识的最重要工具;其次是"相关专家现场公开讲座"和"挨家挨户发放宣传资料",分别占12.5%和12.4%。在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受访者中,16.9%的人选择通过互联网获得核电站相关知识,仅次于选择"电视"的比例29.1%。关于核电站安全的相关信息,受访者最相信"专家"的说法,占总人数的62.4%,其次是"政府官员"和"核电站工作人员",分别占11.4%和10.7%。

6. 与其他调查结果比较:本次调查结果与田湾[5]、秦山[6]、三门[7]等已建核电站调查结果的比较列于表5。本调查与三门核电站的调查均在日本福岛核电站事故之后,所以核电站的安全性评价均低于上述两次调查(χ2=20.49、56.96、34.03、78.93,P<0.05)。本调查中,对当地建设核电站的支持率与秦山核电站的调查结果相当,略高于三门核电站(χ2=17.67,P<0.05),但远低于田湾的调查结果(χ2=443.15,P<0.05);电视均是居民获得核电站相关知识的主要途径;有了解核电站相关信息的需求的人员比例与秦山核电站相当,但略低于三门核电站(χ2=5.10,P<0.05);认可当地政府处理突发事件能力的人员比例稍高于田湾核电站调查结果(χ2=7.39,P<0.05),但均处于比较低的水平。

表 5 本调查与田湾、秦山、三门核电站调查结果比较
讨 论

我国从建造第一座核电站—秦山核电站开始,核电事业发展至今已有30余年,但公众核辐射认知水平并未有大的提升,说明核辐射对公众来说仍是一个相当陌生的领域。本次调查发现,拟建核电站周围居民对核能与辐射的知识了解较少,影响因素主要有性别、年龄、职业和文化程度等。多数居民平时很少能接触到核辐射/核电站相关知识。他们对在当地建设核电站的支持率低于对国家发展核能的支持率,主要是担心核电站的安全以及会对周围环境带来有害影响和损害身体健康。这些研究结果与我国其他已建核电站周围居民核辐射认知调查结果基本一致[4, 5, 6, 7],说明中国要发展核电事业,提升公众的核与辐射认知水平,取得公众的支持,面临的任务还相当艰巨。

首先,公众核辐射认知水平直接影响他们对核电的态度,所以,应加大公众核与辐射知识普及和宣传力度。本次调查发现,该拟建核电站周围居民的核辐射认知水平较低,明确表示不支持在当地建核电站的居民比例仍然高于明确表示支持的比例,虽然这些居民对国家发展核能的支持率高于反对率。这个也反映了 "别在我家后院"现象的普遍存在[9]。尤其是日本福岛核电站事故发生后,世界上引发了新一轮的恐核及反核浪潮,对民众的心理产生较大影响,也影响了部分居民对在当地建设核电站的态度。王一龙等[10]调查了福岛核事故前后某高校大学生对核电接受态度的变化,发现第2次调查结果相对第一次结果有较大差异,支持率由66.64%下降到了57.75%。有研究表明,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公众个人能力和社会责任感也在不断提高,公众参与意识不断增强,核电的公众接受性对我国核电的发展也将产生不容忽视的影响[11, 12]。公众对核电的利益评价和风险评价决定了公众对核电的态度,本调查中的大部分公众对辐射和核电缺乏了解,在做风险评价时容易受到核电理解误区及其他非理性因素的影响,进而影响他们对核电的态度。因此,应通过多种渠道加强宣传,如电视、广播、讲座、展览、发放手册、组织参观等,充分发挥媒体和互联网的宣传作用,增强公众对核能与辐射的了解,改善公众对核电的态度,提高对核电的接受性,这不仅有助于减轻核恐惧心理,而且有利于我国核电的健康发展。法国核电发展领先于世界,就得益于法国科技部和卫生部设立的专门宣传核电的电视频道。

其次,要建立并完善有关部门与公众之间的交流平台。从传播学的角度来讲,公众越是不了解或不理解的事情越容易引起恐慌情绪。各级政府部门应加强信息公开,建立公众参与平台,开展持续、主动的对话,针对公众对核能风险的认知误区和存在的误解,积极开展风险沟通。在应急情况下和需要时,应及时、统一地发布权威、明确的信息,充分发挥网络的作用,对相关问题及时解疑释惑。切不可忽略公众的担忧和态度,以冷漠和沉默来面对质疑和误解,更不能以封锁消息、掩盖事实来消除公众恐惧。日本福岛核事故后在我国引发的公众"抢盐风波"中,媒体及时的科普宣传、消除认知误区对粉碎谣言也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河南杞县利民辐照厂卡源事件中[13],由于谣言酝酿发酵引发的"公众大逃亡"也为我们敲响了警钟。这些经验和教训值得我们在今后的应急处置和风险沟通工作中予以借鉴。

总结法国和美国内陆核电站的建设经验,有学者提出,除了考虑选址、技术、资金、人才问题之外,观念问题也是影响内陆核电站建设的关键因素[14, 15]。观念问题是指人们对在内陆建设核电站表现出来的思想、心理、情绪与态度问题,主要包括政府支持力度和公众支持力度两个层面。在公众层面,中国和世界其他国家一样,核电还没有普遍为公众所接受,中国公众的核辐射认知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处于较低水平。因此,提高全民核辐射认知水平,进行有效的风险沟通,解决公众的观念问题还需付出巨大努力。

值得注意的是,本次调查为面对面访谈式调查,由于当地居民比较含蓄和保守,按照他们的语言习惯,喜欢用"一般"来表达比较负面的评价。此外,对回答某些问题的顾虑也可能会影响受访者答案的真实性,从而影响本次调查结果。

志谢 河南省职业病防治研究院王建华、乔红兵、胡传朋、魏坤杰、贾陈志、王曼,南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杨叔乐、李庆新,南召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赵延伟、李寅正、张平、张海恒、张斌、李明松,南召县石门乡卫生院马德彦、黄振东,南召县皇路店镇卫生院李国光参与现场调查,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辛文定、沈剑、杨凡、李欢欢完成数据录入,在此表示感谢

参考文献
[1] World Nuclear Association. Nuclear shares of electricity generation[EB/OL].(2014-06-01)[2015-01-18]. http://www.world-nuclear.org/info/Facts-and-Figures/Nuclear-generation-by-country/#.UkrawYakrOM.
[2] 赵竹青. 叶奇蓁:中国核电比例仅2%联"核"驱霾空间大[EB/OL].(2014-04-04)[2015-01-18]. http://scitech.people.com.cn/n/2014/0404/c1007-24829636.html.
[3] 时振刚,张作义,薛澜,等. 核电的公众接受性研究[J]. 中国软科学,2000,(8):71-75.
[4] 余宁乐,陈连生,杨广泽,等. 江苏田湾核电站周围人群核电认知与健康状况调查[J]. 江苏预防医学,2010,21(5):1-4.
[5] 李小娟,侯长松,王春燕,等. 田湾核电站周围居民核电站认知调查[J].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2008,28(3):269-273.
[6] 宣志强,孙全富,钱叶侃,等. 秦山核电站周围居民核能认知度调查[J]. 中国公共卫生,2012,28(9):1166-1169.
[7] 戴正,张峰,芦丽嫦,等.三门核电站宁海区域居民核电认知调查[J]. 中国辐射卫生,2014,23(2):168-171.
[8] 雷翠萍,钱叶侃,孙全富,等.核电站周围居民核和辐射认知方法学研究[J]. 中国职业医学,2010,37(5):440-441.
[9] Sandman PM. NIMBY[EB/OL].(2008-02-17)[2014-12-20]. http://www.psandman.com/col/nimby.htm.
[10] 王一龙,廖力,何旭. 福岛核事故对某高校大学生核电认知能力的现状研究[C]. 中国核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贵阳,2011. 北京:原子能出版社,2011:1029-1032.
[11] 时振刚,张作义,陈飞. 日本核能公众接受性的变化[J]. 核科学与工程,2002,22(2):135-139.
[12] 曾志伟,邓欣蓉,孙晓琳. 试析我国核电发展中的公众参与现状及其提升对策[J]. 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4(2):1-4.
[13] 雷翠萍,程晓军,张钦富,等.河南省杞县60Co卡源事件居民认知研究[J].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2011,31(2):138-143.
[14] 谭德明. 国外核电站建设对我国核电发展的启示[J]. 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0(2):1-4.
[15] 谭德明. 我国内陆核电站建设的五个关键性问题[J]. 国防科技工业,2009,(8):35-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