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被引频次(自创刊以来所登载的全部论文在统计当年被引用的总次数)是反映期刊的客观影响力。2014年《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的总被引频次为783次;从2011年以来,本刊的总被引频次在754~833之间波动。在每一年度,以作者为考察对象,统计被引频次总数,得出同一作者不同文章的累计结果,从而反映一个专业的关注度。将各年度中论文被引5次以上的定义为高被引作者,他们在不同领域的分布如下。
(一)2014年
总被引频次783。其中,论文被引5次以上的作者19人,他们的论文共被引用了125次。
1. 放射生物学、放射卫生:5人,共37次,包括胡爱英(10)、刘长安(9)、郑钧正(8)、白玉书(5)、诸洪达(5)。
2.放射治疗:3人,共18次,为王俊杰(7)、陈俊强(6)、于静萍(5)。
3.放射物理:3人,18次,有贾明轩(7)、弓健(6)、柏朋刚(5)。
4.影像技术:有关低剂量扫描的,共6人,计41次。包括刘昌盛(10)、吴爱琴(8)、宋少娟(6)、葛全序(7)、李亨祥(5)、肖圣祥(5)。
5.介入治疗中的剂量与防护:2人,11次,他们是赵中庆(6)、郁鹏(5)。
(二)2013年
全年833次。高被引作者13人,论文被引117次。
1. 放射生物学、放射卫生:6人,共42次,包括刘长安(9)、吕秋军(8)、胡爱英(7)、白玉书(7)、叶根耀(6)、王崇道(5)。
2. 放射治疗:4人,共23次,为王俊杰(7)、陈俊强(6)、李建彬(5)、谢丛华(5)。
3. 放射物理:2人,11次,有贾明轩(6)、杨瑞杰(5)。
4. 影像技术:2人,计10次。包括刘昌盛(5)、谢娜(5)。
(三)2012年
总被引频次754。高被引作者13人,论文累计被引93次。
1. 放射生物学、放射卫生:共36次,胡爱英(9)、郑钧正(9)、刘长安(7)、白玉书(6)、夏英(5)。
2. 放射治疗:26次,陈俊强(10)、王俊杰(6)、房彤(5)、吴淑荣(5)。
3. 放射物理:张书旭(6)。
4. 影像技术:15次,刘昌盛(8)、王鹏程(7)。
(四)2011年
总被引频次790。论文被引5次以上的作者有15人,累计109次。
1.放射生物学、放射卫生:共61次,包括刘树铮(11)、白玉书(10)、贾廷珍(8)、傅宝华(7)、尉可道(5)、鞠桂芝(5)、陈英(5)、刘长安(5)、刘英(5)。
2.放射治疗:共26次,王俊杰(11)、房彤(10)、沈捷(5)。
3.放射物理:贾明轩(8)。
4.影像技术:刘昌盛(8)、王鹏程(6)。
综上,可以看出,传统的放射医学领域,包括放射生物学、放射防护的报道,一直是杂志影响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临床放射医学应用的论文日益受到关注,且从放射诊断的影像技术和放射治疗、放射物理,近年又拓展到介入治疗领域。不断挖掘这些领域的研究热点,将是办好杂志的首要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