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2021年第五次定稿会线上召开

 

2021910日,《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第五次定稿会以腾讯会议的形式在线上召开。

参加本次定稿会有: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辐射防护与核安全医学所孙全富主编,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辐射医学研究所周平坤教授、苏州大学放射医学与防护学院曹建平教授、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放疗科徐博教授、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放疗科王俊杰教授四位副主编,以及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放疗科邓小武教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放疗科柏森教授、放射科李真林教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放射科牛延涛教授,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李君利教授,复旦大学放射医学研究所卓维海教授,苏州大学放射医学与防护学院孙亮教授,解放军307医院杨文峰教授,共计13位专家。

本次定稿会共提交稿件30篇。放射医学基础与调查来稿量增长,与临床研究各占一半。其中,放射生物学研究5篇,放疗临床和放射物理10篇,影像技术5篇,放射卫生与辐射防护类10篇。

专家们预先对同领域的稿件进行了统览,会上作了充分讨论。

专家们一致对立意好、设计合理、同类研究不多或尚属起步的研究,给予肯定。重视新技术(如质子放疗)的剂量学研究。有的虽科学意义不强,但对临床实践有指导,如放疗中以剂量精准为前提的人文关怀,也给了发表机会。

对于同类研究已发表较多,或者一般性的工作报告,如日常例行的检测等,认为发表价值不大。有的对物理公式、标准等的应用缺乏基本认知,错误应用导致结论可疑;测量方法出现原理性缺陷,由空气中的剂量推算体模内部的剂量。有的科学问题不明,题目和方法不对应,引起歧义;有的调查数据量大,但调查指标与研究目的相关性不够,不适合发表。对于探讨扫描模式和辐射剂量估算的影像技术类稿件,病例较少、分组较多者,因数据偏差大,建议补充病例。

对于临床或环境的辐射监测,专家们指出,一定要明确测量条件、测量点的代表性和数据的不确定度分析。

临床防护问题再次引发关注。一例介入程序导致的辐射事故,以及核医学治疗中131I的空气污染问题,都得到了重要的数据。对于前者,将集结多篇医疗照射的稿件,作为一个小专题予以发表,以全面展示医疗照射的导致大面积皮肤损伤的放射生物学模式、辐射剂量估算以及临床治疗,后续可继续跟进报道后遗症等。

  最后强调的是,依旧存在一些论文写作上的共性问题,表现在:题目过大;文不对题,放射性肠损伤药物的综述,却未体现肠损伤,只是谈及纳米、给药方式;摘要未突出核心,目的不明确;引言泛泛,或者缺乏必要的背景交待;讨论缺乏针对性,乏善可陈。特别要避免大段采用教科书式的内容,罗列公式,而缺乏内容的提炼。综述的材料组织无自己的思路,也是硬伤。

  本次定稿会共退稿12篇,退稿率40%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2021年第五次定稿会审定结果

报道领域

合计

退修

修后再审

退稿

放射生物学

5

4

0

1

放射治疗与放射物理

10

2

2

6

影像技术

5

2

0

3

放射卫生

10

6

2

2

合计

30

14

4

12

 

(本刊编辑部)